(2 / 2)

在明嘉靖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夏邑县志》中,其县城图都标明,在夏邑县城北门护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一座栗王祠。栗王祠,是栗陆后人为纪念先祖而建,纪念远古祖先栗陆氏。

栗王祠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但从中仍能依稀看出栗陆氏后裔对祖先的崇敬。栗陆氏是伏羲氏的宗支,以伏羲为祖,栗王是后人对其尊称。在华夏远古文明初期,并没有“帝”和“王”的称谓,只有“氏”的称号,“氏”最早的含义也并非指家族,而是指部族首领,相当于后来的“帝”、“王”。夏商周三代,人们认为王者为大,因此栗陆后裔将其先祖尊为栗王,并建造栗王祠。

栗王祠为什么要建在西北处?中国伏羲研究会理事王大有先生认为,栗陆氏的故乡远在西北昆仑山,古人总认为死后灵魂会回归故里,因而栗王祠建在西北之处,就是寓意族人死后能够回归昆仑。

如今,栗王祠已不见踪迹,当年纪念远古先祖的土地上盖起了民房,只留下史书上的文字记载让人回味。

栗陆氏作为伏羲氏的裔种,可能最早是由栗氏和陆氏世代为婚的两大部族合并而成,因为是世代为婚的血缘家族,故后来成为栗陆氏。

根据古文献记载,栗陆氏在中国文字的形成方面也做出过贡献。据明代《广博物志》记载:“天生蒸民而树之以君,所以对扬天休,司牧黔首。摄提、合雒以前,栗陆、骊连之外,书契不传,无得称也。”宋代《文苑英华》也记载:“混沌之世,栗陆、骊连之君赴起龙图文因鸟迹。”栗陆氏曾“因鸟迹”而“起龙图文”,为传“书契”,起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栗陆氏继承了伏羲女娲氏的第四代王位,传五世,子孙分为栗姓、陆姓、六姓、安姓、舒姓。夏邑,这座城池,早在8000多年前的伏羲时期就已经成为栗陆氏的建都之地。

栗城、纶邑名留青史

夏邑处于苏鲁豫皖之接壤,京九陇海之襟怀,连霍高速横贯境内,城乡公路交织成网,可谓区位极优,地利尽占,四面便捷,八方通衢。此地虽无峻岭名川,却有平畴沃野,长茂林修竹。久远的历史,辉煌的文化,多姿的风物,丰厚的资源,改革的大潮,发展的脚步,构成了夏邑大地一幅壮丽多彩、波澜壮阔的画卷!

夏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尚在蛮荒时期,此地便有人类聚居,于泽国之地,伐木而猎,结网而渔。夏末成汤伐桀,建殷定都南亳,兴土木于郊野,建五城于其围,其一黍丘,即今夏邑。几千年地老天荒,星移斗转,岁月留下几多陈迹,清凉山、三里堌堆、姜仁堌堆等遗址,见证了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近万年的华夏文明;著名的商汤祷雨台,流传下贤德君主舍生忘死、大济苍生的千古佳话。至圣先师孔子生于曲阜,祖籍夏邑,还乡道上,车辚辚而马萧萧;还乡祠里,烟绕梁而思追远。雕梁伴暮雨,画栋卷朝云。文光薄天,播礼施仁,厚德载物。博大精深的孔祖文化,于兹可见一斑。

但夏邑悠长的历史不仅于此,更在于有着辉煌灿烂的一页—上古时期一度是都邑所在,为京畿要地。传说中的栗陆氏和夏王少康都先后在此建都,为夏邑的历史增强了很多光彩,是历史上著名的栗城和纶邑。

夏邑所在的地区属于“河济文明”,是中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中河济史前文化又以先后出现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磁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等最为著名。在中华文明史上,古华夏族团和东夷族团在这里交流碰撞,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

上古古都的发现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大家熟知的良渚文化,历史毫无记载,就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改变了我们对中华文明进程的认识,至今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仍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夏邑作为上古古都有着文献记载和丰富的考古遗存。人类历史,尤其是史前文明,毕竟多少还留下了一点点印迹,但更多的历史,绝大多数是靠世代相传保留至今的。诚如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所言,世界文明古国都经历过远古和传说时代,“追溯到一定时期以前都是传说,均有神话色彩。炎帝、黄帝的传说,是我们祖先通过他们的认识、记忆、语言记录传递下来。”正是有了世代相传和今天考古事业的结合,才使得我们有希望更大限度地去还原夏邑上古古都的原貌,从而大大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夏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祖籍,这些古老的文化元素,足以证明夏邑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和研究的深入,夏邑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位置会得到清晰的印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