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说服老朱(1 / 2)

朱植回到自己居住的宫殿,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拿出一本小册子,在上面书写起来。

这小册子,是他闲暇时,编篡的新型简易字典,类似后世的新华字典,但此字典只能教人读字和认字,并没有词语解释。

而且此字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有八百多个常用字,第二部分有三千多个常规字,最后一部分则是一些不常用的字或者生僻字。

这些字以读音首字母为排序方式,并且这些字母并不是后世的英文字母,而是他发明的一种新字母。

这是他的一项计划,他准备以后没事时,就将前世所学知识,一点点写出来,然后传播出去。

当然,这件事肯定不能明目张胆的干,必须找一个大明管不到的地方,而东番就是这么一个方便的地方,只要他向朱元璋要到东番的管辖权,那么这里就是他施展自己键政抱负的地方。

写的累了之后,朱植便把小册子收起来,吃了饭就睡下了。

如今他已经到了快要就藩的年纪,所以不用再去学堂跟夫子们学习之乎者也,他的时间还是很自由的。

第二天下午,朱元璋派人来召朱植觐见。

朱植一见老朱,立刻拜道:“父皇,可是您同意了改藩之事?”

朱元璋道:“昨日和今天早上,咱和一群大臣商讨了一下,那些大臣也觉得你所说的天气问题的确存在,不过他们对于你提议的开发南方一事,并不是很认同。”

朱植心想:这些人认同就有鬼了,自己之所以要去南方,就是因为自己不能适应北方的气候,况且两三百年后的事情,这些大臣才懒得关心,一旦开发南方成为国策,那么国家经济肯定会向南方沿海倾斜,这些大臣是肯定不同意的,就连朱元璋自己都不会同意。

“父皇,如今天下初定,万民本就该休养生息,而北方的前元残党还没有清除干净,国家的钱粮肯定要用到北方的战事中去,孩儿也不同意拿着国家的钱粮,做开发南方的事情。”

朱元璋眼神微亮,轻轻点头,道:“咱也是这般想的,那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做?”

朱植回道:“孩儿能想到的也只有两种办法,第一,重农事,也就是改良农作物种子,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平均粮食的亩产也不过一百二三十斤,而到了唐宋,就到达了将近两石,如今我大明江南的水稻,一年两季,亩产也接近三石,这全是改良农作物的结果。”

“第二,便是改良生产粮食的工具,上古时期到我大明,种地工具从石器变成如今的铁器,目前耕地用的铁犁也更加实用,还有耕牛的数量也非常之多,这使得农民的种地效率大大提升,也为我大明开发了更多的荒田。”

见朱元璋没有说话,朱植继续道:

“其实假如能找到更多的粮食种类,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比如商周时期的粮食,多为黍粟,后来又有了豆,麦,水稻,也许以后我们能找到亩产更多的粮食,也说不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