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文康新纪(1 / 1)

公元1757年,大明帝国迎来了新的篇章。在内阁和太后的坚定支持下,以及在历经朝堂上层的激烈权谋斗争后,皇十五子朱懿俭,登基成为明皇十九世,年号定为文康。这一年,京城迎来了新的气象,朝堂亦迎来了深刻的变革,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在紫禁城的太和殿,文康帝的登基大典正式举行。殿内香烟缭绕,朝臣列队而立,伴随着庄严的乐曲,朱懿俭缓步登上龙椅。他身着龙袍,气宇轩昂,目光坚定,虽年轻,却透露出一股王者之气。

以李慎为首的内阁重臣在大典上领誓:“臣等誓死忠诚于陛下,辅佐陛下开创盛世!”殿下众臣随之纷纷跪拜,山呼万岁,声声誓言震天动地。

“新君登基,朝廷当革故鼎新。”

文康帝在朝会上庄严宣告,将对百官议会进行全面重组,旨在确立新的政治格局。他颁布了《百官议会择臣法》,明定今后百官议会将征集各州府道七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官员名单,由内阁在皇帝及列祖列宗牌位前进行公正抽签,再从中挑选出具备卓越才干的官员。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政治体制的创新,以确保百官议会成员更为公正而高效地代表大明的利益。

三朝老臣,朝中肱骨,内阁首辅李慎此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对此改变表示赞同。李慎认为这是对朝政进行必要调整的良机。

“变法如同疏通经脉,此举可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微臣年事已高,不日将告老还乡,但愿竭尽全力陪伴陛下共赴这一历程,死而后已。”他在私下同文康帝如是说。

此外,文康帝还特别钦点了西南总兵李宗仁入仕百官议会。李宗仁以卓越的军功闻名,最著名的便是其与英国进行的那场印度战役——反败为胜,扭转乾坤。他被文康帝视为忠诚而杰出的军事将领。此时,他身着威武的戎装迈入朝堂,为这场政治变革注入了一股英雄的气息。这标志着改革的推动者不仅来自文官,也包括了杰出的武将,他们将共同致力于大明的新时代。

“朝野一心,臣等愿随陛下共图国运。”李宗仁在朝会上庄重地表态,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对国家兴衰的担当之情。

在这一年里,文康帝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改革。他倡导文治武功并重,强调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文武百官的共同努力。

文康帝沉吟着说:“夫文武之道,宜张宜弛,文武相辅相成,道路方得以行。”他深意在治国之道中,要使文治与武力并重,缓和与严格相结合,方能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随着文康帝改革的推进,京城的氛围逐渐焕然一新。一时之间,朝廷内外对于新政的讨论声不绝于耳。文人墨客们在茶馆和酒肆之间畅谈国家大事,纷纷引经据典,或赞誉改革之举,或表达内心的担忧与疑虑。这其中既有对文康帝改革的坚定支持,也有对未来发展的谨慎思考。这种激荡的讨论氛围体现着社会的多元声音,彰显了大明时期改革风潮的多元性。

文康帝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心怀对大明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难免对变革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抱有忧虑。然而,他坚信继承先帝之智,唯有通过深刻的改革,大明帝国方能迎来更为辉煌的未来。这是一份对时代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大明兴衰命运的责任担当。

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大明帝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头。文康帝的决策,朝中百官的支持与反对,民间的期待与忧虑,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复杂多变的政治画卷。

而文康帝本人,作为这场变革的中心,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朝堂的神经。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撰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