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罢朝四年,印度告捷(1 / 2)

公元1746年深秋的一夜,秦正帝在御书房内静坐,他的脸上映着烛光的摇曳,双眼深陷,透露出不可言说的悲痛。他手中捻着一串佛珠,低声吟诵着《心经》,试图在佛法中寻找慰藉。

突然,一名小黄门匆匆进入,声音颤抖地报告:“陛下,甘肃大地震,民众伤亡惨重!”紧随其后是一位老臣缓步进入书房,躬身行礼。

秦正帝抬头,目光中透露出疲惫与沉思。

老臣微微叹息,随即开口道:“陛下,甘肃的赈灾工作急需决策。百姓苦难,国库亦需精明运用。”

秦正帝放下佛珠,沉声说道:“朕知道,朕也深感百姓之苦。可这灾难接连不断,天意何为啊……”

沉思良久后,他知道作为皇帝的自己不能继续这样逃避下去。这不符合皇帝的身份,更愧对于天下百姓。他立刻召集了内阁大臣,商讨赈灾策略。

秦正帝下令立即启动紧急赈灾计划,调配粮食等日用物资以及医疗资源,并命令地方官员加快灾后重建的步伐。他特别强调,所有的救援行动必须以人民的需求为中心,确保资源能够公平、高效地分配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在此期间,秦正帝日夜关注赈灾的进展。他常常深夜查阅灾区的报告,心中充满了对受灾百姓的同情和担忧。他下令官员们制定详细的赈灾报告,以便他能够了解每一处灾情和救援的具体情况。

秦正帝意识到,要长久地稳定国家,仅靠临时的赈灾措施是不够的。因此,他下令进行全面的人口、商贾、土地普查,希望通过这些数据更好地规划国家的长期发展。他时时审阅普查的方法和进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审阅普查报告时,秦正帝深深体会到国家治理的复杂性。他反复阅读《春秋》和《管子》,寻求治国的智慧。他在心中默念:“天下疾苦皆为治本。”这不仅是对古籍的理解,更是他对治国理念的深刻体悟。

在这一段时期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苦难让秦正帝的内心世界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他从中学到了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在保持朝堂稳定的同时,更要关注百姓的疾苦。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经历融入他的治国之道,使大明帝国走向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未来。

公元1747年,大明的朝政再度动荡。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的去世,让朝堂上空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秦正帝面对着大臣们的争论和建议,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秦正帝在御书房中沉思,面前摆着吏部尚书候选人的奏折。他知道,这一任命对于朝廷的稳定至关重要。内阁大学士李绍文站在一旁,语气沉稳地说道:“陛下,此次任命,不仅关系到吏部,也关系到朝堂的未来。”

秦正帝点头,他心中有自己的考量,也知道任何决定都会引起朝中不同派系的反应。他在内心深处挣扎着,努力寻找一个能够平衡朝廷各派力量的人选。

朝堂中上,保守派和改革派的争论正激烈进行。保守派的代表张慎言强调:“必须选择一位经验丰富,能够稳固朝纲的人。”而改革派的领袖刘光祖则主张:“应当选拔新人,带来新思想,新活力。”

最终,秦正帝选择了一位既有经验又有改革意识的中年官员。这一决定既是权衡,也是尝试。他对李绍文说:“朕的选择可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但朕相信这是对大明朝最好的选择。”

公元1748年的一个午后,御书房内的龙涎香烟袅袅,恍惚中这更个氛围都略显禅意。秦正帝端坐于书桌前,下首是刚刚抵达京城的达赖喇嘛。窗外的柳枝随风轻摆,仿佛也在倾听着他们的对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