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19(2 / 2)

这个举动后来被陈爷爷盛赞为“神来之笔”——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和大量的现金出远门的话,肯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即使把那些现金提前兑换成更好随身携带的金条也不太把稳。所以陈奶奶才把所有现金都用来购买了收音机元件。这样一来,随身携带着这些电器元件的话,体积又小,重量也轻,基本上杜绝了因为被别人眼红而被盯上的危险。

而且在那个战乱动荡的时局里,所有的人都不得不非常关心时局的变化,所以收音机就成为了大家都想买来,收听外部信息的一种热销紧俏的商品。

当时的南京城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整套的收音机元件很容易买到,而且价格还不太高,再加上陈奶奶是批量采购,能够拿到更大的折扣和优惠。而如果把这些成套的收音机元件带到稍微偏远一些,小一点的城镇去转手卖掉的话,将会得到翻了几倍的回报。

其实陈奶奶的这个生意头脑最让人惊艳的地方在于,她在采购的时候,指定不要商家装配好的成品收音机,而是只采购了除了外壳以外的其他元件。

这样的话就使得整个行李的体积和重量都缩水不少。而这些元件本身在稍微懂得收音机构造的人们手中,随便装配一下,即使没有外壳,也能足够满足一个完整的收音机的所有功能。

这是其一,而第二个这么做的好处在于,如果携带着的是收音机整机的话,其实也是很容易就会被抢夺的。而一堆零散的元件则会更加具有迷惑性,更加低调一些;

第三个好处就是陈奶奶并不会把手上的所有元件一次性的出手——那样的话不就仅仅成为了一个批发商,而违背了陈奶奶带娃逃难的初衷了吗。而陈奶奶的选择却是——在沿途的各个地方,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再把那些收音机元件一套一套地慢慢变现。有时候用它们来直接换取食物,有时候用它们来换取车船票,还能用这种极端紧俏的战略物资,来疏通沿途的各种关系,解决各种麻烦!

正是靠着陈奶奶在战乱时期的,这种天马行空似的商业天分,以及她临危不惧、处惊不乱、善于审时度势等等的优秀品质。最后这个奇女子终于在由于战乱而导致的交通中断,土匪横行,军阀混战的乱世中,绕行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大半年之久,这才最终安全地到达了昆明。

当然了,作为一个无论身材还是长相气质都非常出色的女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孤身一人带着孩子,辗转几千里地,实现了奔向大后方的壮举,陈奶奶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她和丈夫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生病而最终在这个过程中死去了……

陈奶奶的惊人壮举在到达了昆明以后,还不算完成,因为她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更加让她绝望的状况。

没有迎接疲惫不堪、心力交瘁的这个女人的鲜花和掌声,没有一个温馨而舒适,能够让她放松一下的家,只有一个让她难以接受的消息——比陈奶奶提前一年到达昆明的陈爷爷,用自己的全部财产和南京城里商会成员们共同筹措的,那笔启动资金和一批商品,在昆明城里最繁华的地段买下了一个很大的铺面,开设了一个拥有两层楼营业面积的书店。

可是好景不长,陈爷爷接连受到了两次致命的打击。

首先是陈爷爷从南京带过来的两个伙计(他们的另外一层身份是,代表商会众人负责协助和监督陈爷爷对那笔启动资金使用情况的),拿着陈爷爷托付给他们去进货的货款逃跑了。

没过太长时间,陈爷爷还没有从生意伙伴携款潜逃的重大打击中恢复过来,昆明城就遭到了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一颗炸弹正正地落在了陈爷爷的书店里面,把陈爷爷的所有心血都付之一炬。

侥幸存活下来的陈爷爷,欲哭无泪,精神就此崩溃,再也没有了从破产之下重新振作起来的希望,于是开始自暴自弃。

辗转来到昆明的陈奶奶,带着丧子之痛,没有一点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就开始满世界打听陈爷爷的消息。

最后才在半个多月之后,在一个破败的大烟馆里找到了失魂落魄的陈爷爷。

这个奇女子没有报怨命运何其不公,没有苛责和歧视陈爷爷,而是不离不弃地用自己沿途经商的所有积蓄,积极地给陈爷爷戒掉大烟瘾,购买了一处狭窄的小院子,重新在昆明城里支起了一个家!

然后用剩下的最后一点点钱,为基本上被大烟毒害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的陈爷爷,租赁了一个小店面,重新开起了一个小书店。而陈奶奶自己则是挽起了袖子,放下了大户人家小姐的身段,开始到处去接一些洗衣服的活计来支撑着这个家……

就这样,陈爷爷和陈奶奶在昆明城里重新定居了下来,夫妻俩又在经济比较拮据的情况下接连生了五个孩子。

陈风仪的父亲是老大,老二是个闺女,老三是个儿子,老四是个闺女,老五是一个儿子——这对传奇夫妇生孩子的时候都是这么的讲究和不平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