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6、末世历末日元年1月5日主动出门去清剿丧尸

陈风仪突然喜欢上了这种借助系统植物来进行战斗的感觉,第二天一大早,他在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情况下,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开始主动走出自家小楼,打算逐栋扫荡附近那些自建小楼里的丧尸。

其实老陈还是有所考虑的,他发现很多人已经感染,并且已经完成丧尸化了。这样看来的话,自己已经可以说是安全抗过第一波感染了。那么只要自己足够小心,里三层,外三层地戴好口罩,再把身体包裹严实,尽量不要让皮肤裸露在空气中就应该没有问题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老陈在屋子里实在是呆的够够的了!以前是怕死,没办法,现在却是在丧尸面前有了自保的机会。至于感染,老陈觉得自己是有系统金手指“罩着”的人!大概、应该、或许、可能不会有问题的吧?是吧!

陈风仪家的自建小楼所在的城中村,位于东西走向的城市大动脉人民路的中段,紧靠着南北走向,纵贯KM市区的盘龙江西岸。

这是一个非常老旧的居民区,虽然是正好处在市中心稍微偏北的位置,但是估计是因为城中村本身的范围不大,或者说是已经被周边的商业建筑和居民小区逐步蚕食得,仅仅只剩下紧靠着盘龙江西岸的这十来栋自建小楼,没有多少可供继续开发的价值了。所以这个小小的城中村就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区域被保留了下来。

陈风仪家自建小楼的宅基地是陈风仪的外公外婆传给老陈母亲的,二十多年前由老陈的父母翻盖为现在这样的自建小楼的。

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陈风仪的外公外婆当年还是挺有本事的。

他外公杨老爷子在解放前就是沿着茶马古道,跟着马帮走南闯北跑生意的。虽说是很辛苦,但也攒下了诺大的家业。

老爷子在自己的体力跟不上马帮的节奏以后,就回到自家老宅这里,开办了一家米线加工厂。雇了不少工人,专门加工米线、饵块、饵丝等,昆明人日常都爱吃的大米制品。赚了钱以后,又陆陆续续地,在大观街附近购置了六套完整的四合院。

老陈的外公外婆总共有六个子女,其中老大和老六是男孩,中间的四个都是女孩,而陈风仪的妈妈就在其中排行老五。

杨老太公的大儿子,也就是陈风仪的大爹(大舅舅),年龄比后面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要大一些。早早地就参军离开了地方上,后来也努力到了军队上的团级干部的地位。

老陈的妈妈经常回忆起,在六零年那几年那个“困难时期”,当时还算是半大小子和半大丫头的姐弟五个,曾经最热衷的事情就是,时不时地可以到她们大哥的部队食堂里大吃一顿的幸福时光。

但是这个陈风仪的大爹去世的很早,老陈只能说只闻其名,从来没有见过真人,甚至连他大爹的妻子儿女好像都从来没有见过。

陈风仪的大爹去世以后,老陈的外公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很快就跟着他最中意的大儿子的脚步去世了。

随后老杨家的生活水平就一落千丈——杨家的米线加工厂早在建国初期,“公私合营”的过程之中就上交给了国家,换来的是老两口在加工厂保有的,两个固定的工作名额。

在老爷子去世以后,他的那一个工作名额就被刚刚成年的杨家二姐顶替了。

至于杨家大姐则根本不稀罕那个普通工人的名额,因为她已经早早地嫁给了一个民族学院的老师,过上了衣食富足的生活。但是这个杨家大姐却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结婚以后就从来没有帮扶过娘家的几个弟弟妹妹们,甚至对老母亲和兄弟姊妹们根本就是不闻不问的态度。

除了老大以外,杨家剩下的五个儿女都年龄相差不算太大。

杨家二姐算是最会顾家的一个人。自从她顶替杨老太公的名额进入米线加工厂上班以后,一直就十几年如一日地帮着老母亲拉扯几个弟弟妹妹们长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