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蓝溪村(2 / 2)

绝胜烟柳满皇都。

入夏的时候我们爱读杨万里的《小池》,秋天的时候我们读杜牧的《山行》。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我们的最爱。我们享受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那种顺应自然、自得悠闲,坦然面对绝境的人生境界。我们被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情佳句所打动。我们为苏轼的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不懈读书。

渐渐地我对蓝青从最初的感激发展到了后来的崇拜,因我感觉他每每分享给我的读书心得总是比我自己理解的更有深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他讲解给我听,而他也为有我这样的聆听者收获到了虚荣心的满足。

我和蓝青有了这一层关系以后,我越来越喜欢他了,我甚至会在漫长的暑假里想他,会流着眼泪在土地上用树枝写他的名字。我盼望着假期快点结束,甚至有去他家找他的冲动,但最终都会被没有勇气绊住了脚。后来我想到给蓝青写信,可提笔又不知写什么内容。于是写了撕掉,撕掉又写,反反复复,最后竟写了王维的《相思》。可是写完还是觉得不妥,万一蓝青对我没有任何想法,我们只不过是同学、同桌而已呢!那不是很尴尬了嘛!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有把信发出去。

我自认为自己爱上了蓝青,爱他的才华,爱他的书法,爱他的幽默,爱他的超凡脱俗,更爱他的高颜值。我笃定任何一个姑娘跟蓝青在一起相处,都会被他的颜值所征服,更何况我这个人是个天生的颜控。正所谓——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蓝青一米八的个子,温厚儒雅、俊朗洒脱、剑眉星目。蓝青的唇边和下颚都有胡须,他总是爱刮,致使露出了青青的胡茬印。他的皮肤白得恰到好处,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肩宽腰细形成个倒三角形,牙齿雪白整齐,说话声音带磁。

至于我的长相,蓝青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端庄秀丽、双瞳剪水、笑靥如花、秀外慧中。我知道蓝青对我的评价过于夸大,可能他是为了秀他掌握的那几个漂亮的词语吧!但我听了心里却感到美美的,便也不去戳穿他。虽然蓝青对我的评价有点言过其实,但实际上我的样子也不算差。我细高个儿,面庞清秀,皮肤白净红润。我甚至很感恩父母给了我这副还不错的皮囊。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快,转眼两年的高中就结束了。高考后,很多同学不用等分数下来就已经很清楚自己的结局了,个个像霜打的叶子般蔫了下来,无奈地收拾行囊各回各家了。我和蓝青也不例外。

自从忙着复习迎接高考,我和蓝青就没有去过小河边了。分别在即,我本想再跟蓝青去小河边走走,但话到嘴边却没有勇气说出来,我们俩只在同桌的座位上轻声道别。教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们静静地坐着,良久谁也没说话,谁也不愿意先走。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而对未来的迷茫又让我们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我和蓝青虽然已经到了心心相印的那一步,但在一起时所有的话题都是关于读书,感情的事没人有勇气说出来。我很清楚自己一直默默喜欢蓝青,跟他在一起总是很开心、很快乐,有说不完的话。我也能感觉到蓝青对我的感情,但他却从来没有表露过任何超出同学关系的语言和行为。作为一个女生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就这样很平静地分别了。

毕业后我无处可去,只能在家帮着种地,情绪无疑滑落至最低谷。我拼命挑最重的活干,我想虐自己,我要忘记自己是谁,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我强迫自己不去想任何事情,刻意让自己变得麻木。我痛苦地消沉着,可是我那尖刻的嫂子却在我滴血的胸口补上一刀,她说:“哎呀,读那么多年书有啥用啊!还不是跟我一样挖泥巴。”那一刻我真想离家出走。

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打谷场上,看着斜挂在天空的月亮出神。冷冷的月光如水一般泻在山川田野,周围树木庄稼影影绰绰、斑驳陆离。此时我想到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我对蓝青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剪不断理还乱呢!我孤独压抑的眼泪奔涌而出,泪眼朦胧地看着月亮喃喃地说:“蓝青,你好吗?我想你!”

谁知就在我最痛苦、最无奈的时候,蓝青也同样被各种交错的情感纠缠煎熬着。他自思——如果没读过几天书,倒也不会有想法,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还是在蓝溪村种地,这让人如何不感叹呢!

蓝青整日浑浑噩噩躺在床上,后来大哥蓝强看不下去了,硬是把蓝青拖了起来,骂道:“你简直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脑子不好使考不上大学,身体没毛病吧!大忙季节,爸妈都累得不行,你就睡得下去这个觉?”

而蓝青却对大哥戟指怒目,吼道:“你天天忙、天天累,不照样还是个穷光蛋嘛!还不如躺着睡觉落个快活呢!”

大哥气得吐血,抡起棍子就要打蓝青,一面声嘶力竭喊道:“睡觉是快活,可哪来的饭吃啊!你这样的话,从此不要吃饭,饿死得了。”

蓝青赌气冲到地里,独自干了一个下午加一个通宵的活。因过度劳累又加上没吃饭、没喝水,最后晕倒在田沟里。幸亏村民发现得及时,蓝青才得救。

我昏昏沉沉在家麻木着,两个月后的一天傍晚,蓝青突然出现在我家门口。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不禁耳热心跳起来。当我得知他是从早上一直步行走到我家时,心疼的眼泪夺眶而出。流出的热泪告诉我,这不是在梦里,也不是幻觉,他真的来了。这是心灵的召唤、是思念的驱使、是青春的撞击、是无言的约定、是爱情的印证,这一刻的幸福永生难忘。

蓝青的到来太突然了,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也不知道怎样跟家人解释。不过我爸晚上收工回来一看到蓝青,不等我介绍,就说:“这小伙一表人才、人高马壮,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种地。”

蓝青说:“大伯大妈,我跟小花都没考上大学,这次来想找她商量一下,看我们俩除了种地还能干点啥?读这么多年书怪可惜的。”

我爸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也没什么不好,我只怕你种不来地。”

我妈说:“要是能找到事做,那当然好。找不到的话,也只能种地了,种不来也得学。”

我说:“蓝青,我跟你想法一样。这两个月在家特别迷茫,就这么种地吧,真的不甘心,可是又没有任何办法。其他同学都没有联系,也不知道他们都在做什么。”

蓝青说:“我今天顺便去咱学校看望了班主任苗老师,同时也去了解我们这一届有几个人考上了大学。咱们高考以后知道自己考得不好,都没去学校看分数,也不知道录取情况。”

我出神地听着蓝青带着磁性的声音,急切想知道下文,忙问:“都有谁考上啦?”

蓝青的表情变得神秘起来,说:“苗老师说,总共有两名同学考上了。一个是苗老师自己的儿子,二班的苗禾,考上政法大学;另一个是我们一班的,考上了师专。你猜一下这个考上师专的人是谁?苗老师说他都没想到,这个同学居然能考上,虽然不是本科大学,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蓝青笑眯眯地看着我,好像那个考上师专的人是他似的。我在脑海中飞快地搜索着,然后把搜索到的结果一一报给蓝青,却全部都被否定了。

蓝青说:“你肯定猜不到,我来告诉你吧!就是我们班那个默默无闻,整天不讲一句话,晚自习后教室熄灯了他就在路灯下读书,那位刻苦学习但每次考试却成绩平平的米亚楠。”

我惊讶地说:“啊!米亚楠吗?那个走路都能撞上电线杆子,整天书不离手的米亚楠吗?怎么可能呢!他平时考试成绩还没咱俩好呢!那时我们都认为他是个书呆子,读书读傻了,整天都是在做无用功呢!”

蓝青说:“是啊!人家这才叫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真人不露相啊!”

我给蓝青夹了一块鸡蛋,他嘴里嚼着,一面说:“我也看了咱俩的分数,你比我考得好,你只差2分就搭线了,我差11分呢!”

我说:“差2分和差11分,结果不都一样名落孙山嘛!”

蓝青在我家过了两天,期间都下地帮忙干农活。他走后我问爸妈意见,爸妈说:“他人长得好,也会种地,也很懂事,就是家里穷。你自己掂量吧!你不嫌他家穷,我们没意见,反正日子要你自己过。”

被很多人认为是天造地设的我和蓝青,就这样极其顺利地走到了一起。我几乎来不及考虑除了感情之外的现实问题,就匆匆结了婚。

结婚时蓝青家添置了最大件的电器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婚房毫无疑问是茅檐草舍,而且还是跟父母及弟弟妹妹共同拥有的三间茅草房。蓝青大哥和二哥结婚都按女方要求建起了瓦房或平房,婚后他们各自带着那砖瓦房分家另住了。

蓝青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始布置新房,他将新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陶渊明的《饮酒》、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等贴得满墙都是。另外又请木匠打造了一个书柜,酷爱读书的我们给心爱的书也安了一个家。

如此简陋的新房,却让我感到很满意、很喜欢,从此我和蓝青有了一个专属的独享空间。我们在这里读书、看报、下象棋、写书法,这里装满了我们的恩爱、欢笑和甜蜜。我们把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时光烙印在这里,成为永恒的回忆。

时光流转、光阴似箭,转眼在蓝溪村几年过去了。在村里呆久了,我们都快忘记自己是年轻的一代,是读过十年书的人,近乎麻木了。而书看得多了,沉睡的意识也终于被唤醒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完后,我们越发感到太过平静的日子令人窒息了,一颗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起来。

受书中人物的影响,迫切地想要打破这一成不变的岁月,毕竟我们还很年轻。茅檐草舍虽然也能住,但这毕竟是祖祖辈辈人的生活水平,我们这一代还要继续这种糊口谋衣的生活就太悲哀了。况且,收下的粮食留足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和按规定缴纳国家的公粮外,仅够买下一年的种子和化肥的。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让人茫然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的是希望,而看到的却是父辈们那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

我和蓝青不由得想到施耐庵所说——家贫走他乡。船停在码头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最舒服,但那不是人生的追求;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在最泥泞的路上;最美丽的风景,常常在最险峻的山顶。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追求美好,使宝贵的生命焕发灿烂的光辉,而不是碌碌无为、平庸度过。

我和蓝青坐在院子里憧憬着,甚至激动得摩拳擦掌了。南方改革开放的号角振聋发聩,我们一颗蠢蠢欲动的心飞向了远方,一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响彻在耳畔。

正当我和蓝青激动地谈论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南方特区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时候,院落中五岁的小姑娘蓝柳手持一根竹竿,正在跟刚生完蛋的老母鸡对话。

老母鸡有节奏地唱着:“咯咯咯咯大?”

蓝柳回答:“大!”

老母鸡不厌其烦地问,蓝柳有问必答。这样反复十几次之后,蓝柳不耐烦了,她九十度弯起腰,非常用力地发出一声长音:“大......!”小脸被憋得通红。

老母鸡仍然不肯离开,似乎还有未达到的目的。这时奶奶捧着个玉米盆子走过来,说:“丫头,老母鸡问鸡蛋大不大,就是想要吃的,你喂了它就不叫了。”

蓝柳接过盆子,饶有兴趣地喂起鸡来。春日的暖阳照着她红色的小棉袄,两根冲天羊角辫像两只鸡毛毽子,随着她在院子里的脚步移动着、跳跃着。

我和蓝青梦想的火苗被点燃了,接下来就要具体规划了。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我是不舍得离开孩子一步的,然而现在要面对的却是跟这么小的孩子分离,不由得各种担心涌上心头,想想就难过地掉眼泪。孩子的问题还只是其一,接踵而至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出门的路费盘缠还没有着落。其实也只有出去借钱这一个办法,我们把所有亲戚盘点了一遍,最后只找出一个能借到钱的地方——我姐姐家。因我姐夫当兵退伍后被分配了工作,他们一家在单位上,住公家的房子,又有工资拿,生活很安逸。

我们很顺利地跟姐姐借到了六百元钱。这可是一大笔钱啊!婆婆说怕丢了,就把六张钞票分成三份,缝在我们不同件衣服里,确保万无一失。

出去打工前,我和蓝青带着蓝柳回了趟我娘家。我娘家住在山里的一个小镇上,虽说是镇上,其实我从来都没因此有过优越感。因为镇上大多数都是种地的农民,靠土地吃饭,而土地又是极少的。人口多耕地少,必然导致我们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甚至饭都吃不饱。不过住在镇上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方便。镇上有学校、医院、粮站、供销社,还有班车可以直接到家门口。而去蓝溪村的话,下了车还得走两里多路才能到家。

说到出去打工,我爸妈都很赞同,他们说:“你们两个学生娃,读了十年书,还一样种地,糟蹋了那书本啊!有机会出去那是好事啊!”

我爸还说等我们在广东扎下了根,他也想去看看,毕竟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听别人说“老不走广,少不入川”,他想知道这是为啥。我说:“爸,以后我们在外面过好了,有条件了,一定接你出去走走看看,有可能的话还带你坐飞机呢!”

我爸听了没说话,但露出了笑容。看着老爸的笑脸,我知道他在憧憬未来,他在想象外面世界的样子。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探寻外面世界的愿望,只是条件不允许时就会把这个心愿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老爸一辈子辛苦,鸡鸣而起,餐风露宿。即便是在大家伙都闲着的冬天,习惯了劳作的爸爸也闲不住,他独自一人竟挖出一口池塘来。他每天不停地挥动铁锹,把一筐筐扎满草根的土渣挑上堤坝。他奋力喊着号子,将堤坝夯实。如此一口池塘里面,可以养鱼、栽藕、放鸭子,或卖或给家里改善生活。老爸付出自己的辛劳,换来全家的温暖。

我妈对于家庭的付出不少于我爸,她不仅要参于农田耕作,还要承担一家人的家务活。洗衣做饭、缝补衣衫。母爱是无声流淌的小溪水,从不张扬、无微不至、温暖滋润。

我能有读书的机会全靠父母的坚持,按道理说在农村重男轻女,我哥哥们都没读多少书,到了我应该是要去种地的,哪怕是帮家里做饭也是好的。可我爸妈说——不念书就跟我们一样成个睁眼瞎。你哥哥们那时候没有条件念书,现在日子稍微好点了,一定要让你念书,家里的活我们多做一点就是了。

我很感恩父母,也很心疼他们,他们很辛苦。他们虽然没文化,但我从小到大都没听到他们说过一句脏话,没见他们拿过别人一棒玉米、一穗谷子。他们勤劳善良、朴实无华、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人性最淳朴也是最光辉的一面。

得知我和蓝青要出去打工,我娘家大嫂给了我们两个可装行李的大编制袋。看着这编织袋,我不禁鼻子一酸,眼圈发红,心想——虽然这样的事在书本上叫着闯世界,然而实际上也就是去流浪,前途未卜。

蓝青看出我的担心,就给我打气,他说:“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要再有负面情绪,要相信自己。虽然我们没上过大学,但是我们读过很多书,也许那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这么年轻,这也是我们的资本。努力过,人生才不会有遗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