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访雁塔毛发医绝症 探地宫兄弟话别情(7)40(1 / 2)

听了此话,唐僧略显尴尬,他在和唐太宗辞行时也说过“取得真经,可保江山永固”的话,但结果却很打脸。他略思考了一下,便解释道:“依愚弟愚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影响了唐朝国祚。其一是,所取经文数量上大打折扣,三藏真经一共三十五部,全卷是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但由于我们不懂规矩,没有带够人事,诺大的王朝只带了一个紫金钵盂,连经书的制作成本都不够,因为这经书的抄写成书都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焉有白给之理。因此阿难、伽叶两尊者就刁难,给了无字经,想让我们白跑一趟,后来还是燃灯古佛发了慈悲,给了有字真经五千零四十八卷,还不到全部真经的三分之一,其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唐太宗听了点点头,再问道:“其二呢?”唐僧道:“其二是,所取回的经文都是写在贝叶上的梵文,我用尽了后半生的力气把它翻译成汉文,时间仓促工作量大,里面难免会有误差,也会影响佛法的功效。其三,弘法不足,轻慢佛法。不仅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大乘佛法,而且后代君王出现了尊道抑佛,您的儿子高宗皇帝明确提出‘老先,次孔,末后释宗’的口号,您的玄孙唐玄宗李隆基更是经常身穿道袍以真人自居,到了唐武宗年代,甚至出现了灭佛运动,天下寺庙十去其九,多少佛经佛像都惨遭烈火荼毒。李唐王朝如此对待佛家,试问佛家又该如何对待李唐王朝?!”

唐太宗听了唐僧质问,自然无言以对,他自己也是在弘扬佛法上出力不多,相反非常喜欢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道人,因为他们能给自己带来现实的好处。

唐僧接着说道:“佛家以心为本,讲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是大因果;道家以人为本,追求个人成就,是小功德。然世人皆舍大取小,何也?因为佛家只有苦修,道家却有捷径,既然炼丹吃药即可得道,有谁还愿意那么枯燥地吃斋念经以求正果呢?”

唐太宗意味深长地道:“道家通过炼丹吃药能让人长生不老,通过修炼能让人羽化登仙,着实太吸引人了。你们没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三藏真经,致使李唐天下折寿,是我们活该。不过,佛法说能让江山永固,并没有说一定是李唐江山,应该是泛指华夏江山,所幸华夏江山历经风雨,砥砺前行,依然傲立在东方;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依然生命力旺盛。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佛法之功吧。”

唐僧道:“善哉!皇兄有此觉悟,是佛门之幸也。佛法教人向善,世人如果都能善待一切,则世间就不会有战争和杀戮、格斗和争吵、抢劫和偷盗、阴谋和欺骗、厌恶和鄙视,人与人之间会和谐相处、社会就能安定平稳,江山自然也就永固了。可惜千百年来,佛教从没有大行其道,也从来没有被彻底消灭。历经几度起伏兴衰,时至今日,世人也只不过是‘闲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已,把拜佛当作投机取巧的手段和工具,虔诚礼佛者并不多。而佛门圣地禅林宝刹很多都沦为游玩场所,不复清修道场,实在让人扼腕叹息。此次我重返人间,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调查一下佛教在人间的发展状况,形势不容乐观,作为一名僧人,一名弘法者,我深感愧疚和责任重大。”

唐太宗道:“佛法确实无边,皈依三宝,心追佛陀,除了能度一切苦厄,还能上天入地,长生不老,贤弟就是一个最好的修成正果之例。现在想起来,我建立一个王朝的功业还不如你跑一趟西天。西天之行,让你获得了与日月同春,自由来往于天地间的无上果业,总比我苟且偷安于一个地下秘境要强得多。早知如此,朕应该亲自跑一趟西天。”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唐太宗的笑声,让这场严肃的谈话瞬间活泼起来。

好一通长谈,一殿之人都听得聚精会神,也许是这个话题比较新颖,他们在千年岁月中都没有涉及。不觉菜冷酒凉了,唐太宗命重新换上酒菜,大家开怀畅饮,直到杯盘狼藉,不知穹顶之既白。

醒来后,唐僧发现自己睡在一间佛堂里,正对着门摆放着一尊高大的金身佛祖像。前面有香炉香案,炉里香烟袅袅,案上用品齐全。四周墙上画满了壁画,唐僧吃惊的发现,原来画的正是自己西天取经的事迹。观音菩萨点化,自己自告奋勇接受任务,唐太宗到城门送行,跃高山,穿沙漠,途经十二国,到达西天灵山,佛祖授经,返回长安,慈恩寺弘法等过程都栩栩如生地表达出来。

唐僧正看得入迷,唐太宗走了进来,笑呵呵地说道:“贤弟,昨夜休息可好。”

唐僧连忙施了礼,说道:“我几乎不喝酒,昨天再见皇兄,心里高兴,不过酒量实在不行,喝了没几杯就醉了。酒助睡眠,昨晚睡得可好了。”

唐太宗道:“人生难得几回醉,只是未到当醉时。有时也不妨一醉。”

唐僧道:“阿弥陀佛。皇兄怎么设了一个佛堂,还将我西天取经之事留画于壁。”

太宗道:“从西天取回大乘佛法,是你的大功德,也是我朝的大功业。我将自己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分别绘成壁画,有时看看,可以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否则永远呆在这里,时间久了,自己是谁,以前做过什么,都会忘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