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商周之际的秦祖(上)(2 / 2)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可商纣王自持勇武没有放在意。也可以理解毕竟商纣王“弗祀上帝、神祇、宗庙,恃其强大,喜用兵,百战皆克”不相信神鬼,只相信自己的拳头,喜欢用兵并且战无不胜,可以说是一力降十会了。但可惜内部的矛盾没有解决,所以荀子才会说“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杀死纣王的,不是周人,而是殷人。类似于“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样,同样是内部矛盾没有处理好,导致的失败。

牧野之战时,周武王亲属虎贲之师,全力围剿溃散的商军,恶来的颇为勇猛,顽强抵抗,但终究不敌周军,被生擒。

姜太公生擒恶来(太公望命御方来),周公旦得知之后,周公旦向周武王进言要求处决恶来。周武王对恶来的处罚放在现在看有些残忍,据《尸子》记载“武王亲射恶来之口”周人用手掰开恶来的嘴巴,武王亲自把箭射进恶来的咽喉之中。

恶来战斗到最后一刻,为殷商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与此同时恶来的父亲蜚廉正在北方为纣王办差,等他回来时,商朝已经亡了,并且他的长子恶来也因此死于周武王之手。

于是蜚廉到霍太山上设坛祭祀纣王,得到一个石棺,上面刻有铭文:“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大意是“天帝看在你(蜚廉)没有参与纣王的乱政,所以赐给你一个石棺,让你后世子孙昌盛”还有一个说法是恶来被杀后,恶来的父亲“飞廉”带着族人隐居奄国,周武王去世之后,奄国因参与三监之乱而被周公旦灭国,后来周公旦得知恶来的父亲“飞廉”隐居在奄国,于是周公旦就送了飞廉一具石棺,逼迫飞廉自尽。

前一种说法出自《史记.秦本纪》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蜚廉死后,就葬在霍太山。

后一种说法出自《清华简·系年》“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奄,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周室既卑,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

无论是那一种说法蜚廉都死了,葬在了霍太山。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由于没有参与任何动乱而被赦免。

根据《清华简·系年》记载“杀飞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蜚廉在商纣失败以后,向东逃到了商奄氏的领地,这个地方相传就在山东。后来周成王讨伐商奄氏,杀掉了蜚廉,还把商奄的人迁徙到西边的邾去,这些人就是秦人的祖先。

之所以要让商奄之民西迁,就是为了抵御戎狄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谪戎。也就是说秦人的祖先被周人当成了炮灰,把他们迁到西方边境去和戎狄作战。也可能是因为蜚廉,因为蜚廉的父亲中潏在商朝有过“在西戎,保西陲”的经历,并且与戎人有一定的姻亲关系。

西周中期的询簋和师酉簋都提到了“秦夷”和“戍秦人”,《清华简·系年》中记载中明确指出了周成文把商奄之民西迁到“邾”这个地方就是秦人最早居住的地方,“邾”即是《尚书》里面的“朱圉”,《汉书·地理志》天水郡冀县的“朱圉”,在冀县南梧中聚,可确定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也符合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秦将不出商奄”的记载。

周人算的一手好账倘若秦人的祖先战胜或者稳住戎狄,则周人就没有了西顾之忧;倘若戎狄战胜了秦人的祖先,也不算亏,如果不看八百年后的老秦人灭掉周王室的话,那么无论如何周人都是最后赢家,可惜眼前事好预料,身后事难预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