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祖伯益(2 / 2)

大禹在位末期,需要推选新的继承人。大家都举荐伯益之父皋陶为新的继承人,然而皋陶还没有继承王位就先于大禹而死了。伯益是皋陶的儿子又素有贤名,因此大家又推选伯益做继承人。禹死后,伯益即位,伯益觉得功绩不如启,并且各方的诸侯部落更愿意拥戴大禹的儿子夏启,拒不服从伯益,伯益因为不被认可,所以只能让位于夏启而后隐居到箕山南麓。

相同记载有《孟子·万章》:“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禹把益推荐给天,七年之后,禹死了,三年之丧完毕,益〔又为着让位给禹的儿子,〕便回避到箕山之北去。当时朝见天子的人和打官司的人都不去益那里,而去启那里,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民众也不歌颂益,而去歌颂启,说:''他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啊。''

另根据《越绝书》的记载“夏启献牺于益。启者,禹之子。益与禹臣于舜,舜传之禹,荐益而封之百里。禹崩,启立,晓知王事,达于君臣之义。益死之后,启岁善牺牲以祠之。经曰:‘夏启善牺于益。’此之谓也。”

这些似乎都在说伯益是一个道德极其高尚的人,自身素有贤名但却自认不足继位给启。在伯益死后,夏启还在丰年供奉伯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自己谦虚并把王位让给了启。

可有趣的是根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以及《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其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从这里看似乎启的即位又并非前文所说的那么光彩,伯益也似乎并不是因为谦虚禅让而是被启给赶下了王位。

《楚辞·天问》记载:“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皆归射鞫,而无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启代伯益作了国君,终究还是遇上灾祸。为何启会遭此忧患,身受拘囚又能逃脱?都是勤谨鞠躬尽瘁,没有损害他们自身。为何伯益福祚终结,禹的后嗣繁荣昌盛?夏启急于朝见天帝,得到《九辩》《九歌》乐曲。

另有《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子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禹宠爱益,要把天下托付给益,过后不久又把启手下的人任为官吏。禹到年老的时候,又认为启不足以担任天下大事,所以把天下传给益,但权势都在启手中。过后不久启和他的朋党向益进攻,夺了益的天下。这是禹名义上把天下传给益,实际上是叫启自己夺取天下。并且根据战国楚国上博简《容成氏》所记“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为后,见咎繇之贤也,而欲以为后。咎繇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所以经常听到伯益让位于大禹之子启似乎有些存疑,而伯益与启争位不敌被杀又显然更符合现实生活,但这无疑也是惊世骇俗的,对儒家所描述的仁德充满了挑战。

从这些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大禹死后继位的是伯益,但是伯益因为自身原因(觉得自己并不如启)和外在因素(即位后不被认可)这两点选择退让给启继位。第二种说法是大禹死后,伯益继位,但夏启不甘心,于是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争斗,最后夏启继位,而伯益被杀于箕山南麓。

但是真实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这段历史太过于久远,所以我们只能从流传下来的记载相互印证的辩证看待,以此来推断出真实的故事,而这就是秦祖伯益的故事,也是秦的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