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罗波维奇的密码》(2 / 2)

李鸿学又来了精神:“不不不,相反,主角是一个普通人,在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叫罗波维奇的哨点的密码,你肯定猜不到他是怎么发现的。”

卫枢想了想:“确实猜不到。”

“算了,我不多说了,留给你自己看吧。”李鸿学抬起左手,他的手上戴着少见的卡西欧登山表PRX-8001,和他的心理医生职业明显不符,倒是和户外爱好者身份呼应。

“时间不早了,诊所还有一个内部会,我恐怕只能送到这里。”

“没关系,感谢李医生,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卫枢告别了李鸿学,一路走到疗养院的大门,最后一批小学生正在和疗养院老人们告别,孩子们亲了老人的脸颊然后晃着沉甸甸的书包跑上校车。

显然,虽然孩子们带着礼品来看老人们,但老人们还是出于喜爱给了孩子更多。

卫枢有了一个想要给父母打电话的冲动,他很久没有听到他们的声音了。

进入手机的拨号界面,卫枢迟疑后又退了出去。

也许现在还不是一个好时候,等状况好转起来再说吧。

卫枢回到家接近晚上8点,客厅地上又出现了一些烟头,但是比昨天少了一半。

看来今天只有中介在抽。

卫枢打扫的心情明显比昨天好了很多,他打开公司年会抽中的音响,少见地为打扫工作配上了音乐——

Nujabes的《AruarianDance》。

音乐和耳鸣意外的和谐,卫枢一边打扫一边划着手机里的消息,他想起上午李鸿学特别关注的盐矿石,说起来也好久没有和波兰朋友联系了。

卫枢打开一款蓝鸟图标的国际通讯软件,点开消息列表,列表里只有一个波普图案头像的用户,她就是卫枢的波兰朋友,赫尔·戈兰(Helgoland)。

两个人的聊天停留在4月28号卫枢收到纪念品快递的那天,最后一条是卫枢用波兰语表达的感谢——虽然是他先邮寄了更多礼品过去。

软件显示戈兰最近一个月没有在线,根据一个多月以来戈兰一直没有回复看,她可能是在攻克毕业论文。

戈兰比卫枢晚一届,现在正是毕业季最忙的时候。

打扫过后,卫枢随便给自己煮了碗面,临睡前不忘记把李鸿学开的安定精神的药物服下,这一晚睡得很好,醒来是第二天的早上8点。

因为是周五,平时卫枢需要赶早高峰上班,现在反而无所事事。

他打开电脑浏览了一圈新闻,又搜索了一些关于事件性焦虑的资料,基本上和李鸿学描述的一致,这让他对康复更有信心。

一下子有大把的空闲时间,无聊中卫枢想起了昨天在诊所楼下看到的电影,他先用中文搜索了影片名,遗憾的是这是一部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电影,中文网站已经找不到清晰的资源了。

卫枢只能换上国外网站,重新用波兰语检索,检索的结果也是波兰语,阅读对他来说并不困难,只是速度没有上大学时快了。

卫枢并不讨厌自己的专业,出于对冷门历史知识的热爱,他甚至愿意学习更多的外语去了解第一手历史资料,但生活压力让他没有更多时间回归专业。

如果有机会的话,下一份工作,卫枢希望和语言本身有关。

点开观看的链接,尽管没有中文字幕,但得益于波兰语字幕和演员标准的发音,卫枢进入情境并不困难。

从头开始观看,电影的完整情节其实很简单。

这是一部讲述传奇特工的传记电影,主角是一个叫切拉托夫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而他比父亲的手艺更好。修鞋过程中需要将铆钉钉在鞋子上,鞋匠往往用锤子进行敲击。

切拉托夫发现每次总有一批客人指定父亲修鞋,而父亲修鞋时敲击铆钉的声音很大,又并不规律。

切拉托夫对这种敲击声尤其敏感,常常默默记下。

当时正是华沙沦陷后波兰人集体情绪低迷时刻,切拉托夫不甘心对祖国困境毫无作为,可又没什么办法。

一个鞋匠能做什么呢?

有一天来了一群德国士兵,他们将父亲和周边街区的商贩带走盘问,到了晚上也没有放回来。

切拉托夫守在家里,修鞋的客人需要的铆钉不足,他不得不去地下室取货。在那里他发现了被父亲藏在铆钉箱里的旧式电报机和笔记本。

送走了客人后,切拉托夫激动地守在电报机前,可是他对怎么使用一无所知,好在笔记本记录了部分使用方法。

长久的等待后,电报机响了,切拉托夫监听到了一串信号。

他当然不知道这串信号是什么意思,但一直以来留意父亲钉鞋的敲击声给了他灵感,他结合笔记,无师自通地破解了信号传递的消息。

“是否已经开始了搜捕?”信号那边问。

“是的。”切拉托夫回应。

后来再没有新的信号过来,凌晨父亲被放了回来。

切拉托夫将昨天自己发现电报机并发出电报的事情告诉父亲,父亲庆幸获救的同时更加惊讶于儿子的独到天赋。

原来父亲是一名波兰特工,他潜伏在鞋匠铺帮助传递消息。德军发现城内消息泄露,于是锁定了一些人将其关押,其中就包括父亲。

德军决定今晚采取抓捕行动,如果行动消息不再泄露,就说明传递消息的人就在关押的人群里,那就可以将这批人全部杀光。

幸运的是,切拉托夫的工作让城内其他波兰特工有幸逃脱,导致德军认为关押的这群人和传递消息无关,出于统治稳定的考虑,这群人得到释放。

第二天,父亲立刻联系其他波兰特工修改密码,并暂时中止联系。

没错,切拉托夫破获的,正是罗波维奇哨点的密码,而也是因为这次巧合,切拉托夫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他将奋斗终身的特工事业。

后续切拉托夫被波兰官方培养,成为了一名传奇特工,他的一生,为反德战争的情报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直到电影播放到演员表,卫枢依旧没有从情境中走出来,他脑海中一直是切拉托夫坐在电报机前,重现父亲敲铆钉节奏的画面。

这个画面是电影里最经典的桥段,同时,也是卫枢最喜欢的部分。

那一刻卫枢好像和切拉托夫融为一体,他迫切地想知道,敲击声,到底在传递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