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2)

李承乾回想着前世陛下对东宫的冷眼旁观,和魏王日渐昌隆的盛宠、人心归附的大势。但比起几支泄怒的箭,他上一世的‘烦躁动怒’闹得极大,终于渐渐不可收拾。

陛下,你就是因此厌弃太子吗?可是,你从不曾向你的太子教过这些道理......

李承乾出着神,冷不防额头挨了一记爆栗。

他抚着额头,看见李世民收回方才敲他的手,淡淡道:“我知道,你很想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不然你就不会偏选险峰来登。可是,你缺乏强者该有的心态。”

李承乾眼中添了几分茫然:“什么是强者的心态?”

“四个字。”

李世民握住他的手,引导他张弓搭箭。这一动作让他整个人都被围在陛下怀里,双手被动地将弓弦拉满。

‘嗖’地一声,正中靶心。

“正面强攻!”

皇帝的意志透过箭矢破空而出,那支箭穿透了箭靶落在地上,而眼前的弓弦犹在颤抖,正如那些匍匐在天可汗脚下的强敌们。

李承乾被这一箭激得心头震荡。

身后的陛下站起身来,语声便自他的头顶飘下:“任何‘自由’都是从‘任性’成长而来,无一例外。而这种成长依靠的就是每一次的正面强攻。所以你记住,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回避。面对自己的缺点,更不要回避。你要正面强攻!”

与方才那声势无匹的一箭相比,这些话语显得愈发柔缓,似在借箭喻人,道出多年以来征伐谋划所磨砺出的智慧,

李承乾想着,点了点头:“儿臣受教。”

话音才落,一名太极宫的近侍飞快地跑来,手里捧着一份战报,朝李世民呈上:“陛下,驰报!”

李世民眼睛一亮,劈手截过,展开看去,透过简要的文字,他已能瞧见六路兵马预判深远、毫无破绽的追击部署。现在放在他眼前的根本不是行军奏报,而是一枚将待摘下的硕果!

望着陛下眼中惊雷闪现,旋即喜上眉梢,结合记忆中的进度,李承乾猜到这驰报内容是李靖为‘破阵曲’定下的最终一调。陛下闻弦歌知雅意,此刻面上之笑,正如那道“自行决断”的手谕,是高山流水之心,齐心协力之志。

不久后,如李承乾记忆中那样,布局三年的大战终于以大胜而结尾,大唐在突厥威胁下发展的局面彻底成为历史。

但同大捷一道降临的,还有杜如晦病逝的噩耗。

李承乾记得,杜如晦上一世的死期大约也是这一天。

命运,命运。一阵从穹苍逼压而来的寒意席卷了全身,他木雕似地在院中独坐,望着黑意见退的天宇,直至东方既白。

这一战,打出了一众将帅将远播域外的威名,更打出了大唐的国威。震慑之下,四方夷君拜趋大唐,愿奉大唐陛下为“天可汗”。

大赦的诏书已经下颁,百姓们为大胜聚饮五日,太极殿上也一片舞乐笑语,杯盏琳琅,连太上皇也驾临宴上。李承乾望着谈笑间将席上针锋相刺的暗涌消弭于无形的陛下,心中不由考虑起这些账来。

李靖临机决断,先军机而后谋身,明知那一番对同僚的决绝牺牲会招致忌惮和报复,仍无怨悔,当然是统帅之典范、用兵之上善。而唐俭,久经邦交,更对突厥熟悉之至,此番膺职本也是不畏殉国的大志。陛下自然早就多重考量,专选了安修仁护卫唐俭,以全机变之能。

可是,许多号称辅佐治世之功的文官们,心中的不平也已经积压了太久。武德年间,天下未定,朝廷仰赖武将筹划用命,难免一味打压他们的不平。如今贞观新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他们正欲大展拳脚之时,却逢上这位惊世大功的统帅从容便要将重要使臣牺牲了去。焉能不人心忌惮、暗图压制?算着日子,萧瑀的弹劾就快要发出了。李承乾记得那里面数出了大小罪名不少,极为合乎法理。那岂止是萧瑀一人的私怨和严苛本性所致?看似一场法理变通之争,实则却是文武矛盾。

文武矛盾当然要平衡。若太倾斜了,无论斜向哪一方都会造成一方难以约束、另一方怠事自保的坏结果。更何况除了这个,约束武将本身也是一个大问题,每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宽纵,都可能会在国家治事、征伐时那庞大而纠辩不清的权责传递中酿成祸害。

李承乾知道,陛下最是不喜朝中内耗,也一向善于处置。庆功宴上,陛下给出的定论,是“唐俭、李靖文武合力”的佳话。他们两人一个封了民部尚书,另一个出将入相,而如苏定方之类风头正盛却势单力薄的将才,则打压之,使淡出朝局风波,以平抑攻击之心。

这场朝中内耗必然会在这些巧妙的动作中被轻松压平,不过陛下所图的结果却并不止于这浮浅的稳定。李承乾记得,陛下强压下萧瑀的弹劾,欲借此机会,倚重李靖的才具和威望推行军队改革,而萧瑀也自此退出了中枢的实权职位......

“承乾?发什么呆?”

李承乾慌忙回神,却见陛下竟然离了御座,站得近在咫尺,手中金杯已空了,显然是刚与群臣共饮一杯。

他轻轻摇摇头,装作微醉,“儿臣在想......儿臣要是能亲眼看到这场仗是怎么打赢的就好了。”

“你未见到,但可以让李将军说与你听啊。”

陛下的眼睛里带着带着寻味,微笑着,让李承乾觉得自己的意图早就给看穿了。

果真,没等他摆出后续的话来引出目的,陛下便回身让宫女添了杯酒,遥敬向李靖。李靖赶忙举杯。

李世民顿了一顿,才笑道:“李将军,太子很是敬佩你的本领。宴席之上,美酒佳肴闻都不闻,一直在思考你是怎么打胜仗的,很想领悟其中的奥妙。”

李承乾方才一直四下观察,沉浸在各种各样的心事里,确实没怎么动筷子,此刻被陛下一说,众人才注意到太子面前的东西几乎没变样。

“你说,太子这么勤思好学,朕应该怎样奖赏他?”

李靖故意正了正冠,“看样子,陛下是准备将臣打包起来,当做礼物了。”

一句明知故问的谐谑自然会得到谐谑的回应,李世民哈哈大笑,群臣中也泛起了笑语声。

尉迟敬德亦是此战有功之臣,今日喝得痛快,见了此景顺手便敬向李靖,已在道贺他将任太子师。

李承乾却在笑声中避开了与陛下那双含笑的眼睛对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