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国民暴动—贪财好利的周历王(2 / 2)

这样过了大约三年时间,荣夷公看到街上再也没有交头接耳三三两两的人群,便向厉王报告,说镐京的治安大为好转,街上已经看不见诽谤朝廷事务的人了。听到荣夷公报告,周历王很高兴,当天便换上便衣到大街上巡视察看一番。果然,大街上以往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人群不见了,偶尔路过的也胸怀心事似的,谁和谁也不搭腔,匆匆而过。看到如此治安,周历王很高兴,重重奖赏了荣夷公,然后得意地召见召公,向召公夸耀说现在大街上已经没有诽谤朝廷事务的人了。召公听罢长叹一声说道,不让老百姓说话就象堵塞河流,堵塞河流到一定程度,河水四溢伤人无数祸害无穷,而不让人说话不让人发表见解,其祸害程度比堵塞河流还要严重。周天子听罢不以为然,让那些便衣继续留在大街上,监视民众的一举一动。

民众不语,周厉王心满意足,自以为天下都成了顺民,孰料在一风高月黑之夜,周厉王正沉浸在梦乡之中,突然被一阵喧哗惊醒,没等他明白怎么回事,几个太监把他从床上拽起来簇拥着就往跑。

怎么回事?周历王急切问道。

圣上,了不得了,外面暴民造反,听说已迫近南门,再不跑就没命了。其中一个太监忙不迭答道,

混蛋,本王就那么怕死吗?周历王欲挣脱太监,御史大夫周公带着几个侍卫从南面急急赶来也不说话,把周历王硬塞上了一辆马车。等周历王在马车上坐定,周公对周历王说道,暴民势大,陛下暂且到髭国避避风头,等局势平稳了再接你回来。

京城的守卫部队呢?王宫的那些御前侍卫呢?外地的诸侯们呢?几个区区刁民都对付不了,难道他们都死了不成?周历王听周公要他逃跑,大声斥问周公。

事发突然,外地诸侯来不及进京。京城守卫部队太少,已经被暴民打散,圣上赶紧走吧,再不走,恐怕就来不及了。

厉王还想深究,周公抬起一脚,向马屁股蛋子踢去。马骤然受惊,尥了一蹶子,奋起四蹄,向北疾驰而去。厉王刚离开,暴民黑压压一片冲到了近前,抢宝贝的抢宝贝,拽女人的拽女人,霎时整个王宫被洗劫一空。

列位看官,看到这里或许要问,怎么这里又出了个周公,难道那个当初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还没死不成。非也。在周朝,帝位世袭,下面的官吏也也世袭,这个周公便是当初周公旦的后裔,后人也称周公。

搜遍整个王宫,找不到周历王,暴民熙熙攘攘混乱之中不知谁打了个呼哨,这老儿没了,还有他儿子,走,咱们到东宫找太子去,父债子还,天经地义,我们不能白白就让他祸害了咱们这么久。于是,黑压压一片暴民你拥我挤,向东宫呼啸而来。

暴民来到东宫门前,召公早已等候在那里。

周历王无道,但召公还是在民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于是,暴民想先礼后兵,要召公主动交出太子顶他父亲的罪,否则就冲要进东宫杀个鸡犬不留。召公说厉王虽然无道,但太子仁义善良,要大家放太子一马。几个暴民头子窃窃私议了一阵,给了召公面子,但也提出了三个交换条件,一,废除正在试行的专利法,二,以后不准周历王父子上台执政,三,事后不追究暴动民众的责任。形势所迫,剑柄在人家手里,召公自然满口答应。于是,在以后的十四年里,中国历史出现了极其罕见的国无帝王,而由两个大臣周公、召公联合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局面,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周召“共和”。

周召“共和”是华夏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理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可惜的是它象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激起丝毫涟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