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死于非命的鲁幽公和齐哀公(1 / 1)

由夏到商,由商到周,国家的政权虽然出现更迭,但国家的政体即政权组织结构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而这种政权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国中之国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存在。这些诸侯国名义上属于中央政府,有向帝国王室进税纳赋及出兵维护帝国王室的义务,但他们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国内的政治事务基本不受帝国王室的制约。这种政体结构有点类似如今美国的联邦制,不过彼时帝国及诸侯国领导人的传递是世袭制。

相传周武王灭殷纣之后,分封了八百诸侯,这些诸侯国或大或小或远或近分布在全国各地。当然,这些诸侯国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这些诸侯国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其中公的地位最高,男的地位最低。至于你这个诸侯国是公还是侯,一个看你离周王室血缘关系的远近,再一个看你对周王室做的贡献大小。虽然名义上诸侯国有这种地位高低的区分,但由于诸侯国相对周王室有很强的独立性,其内事务基本不受周王室制约,所以上述区分并没有多大意义。至于在现实中,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则还要由国家的实力说话。正因为如此,各诸侯国并不特别在意自己的名分。不过在一些外交场合,例如访问、结盟等涉及到各种礼节,这些名分还是起一定作用的。有时礼节乱了还会引起纠纷甚至战争。读史书你会发现有的国君称公,有的国君称侯,有的国君称伯,这就是诸侯国地位名分的反映,并且这些名分是不能乱的。如果一个伯国称自己的国君是什么侯,就是乱了礼法,那是要受到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谴责甚至讨伐的。

正因为国家是上述一样政体结构,夏也好,商也好,周也好,国家繁盛还是衰败,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国家帝王在诸侯国中有没有威信,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看诸侯国是不是听国家帝王的。当然,听不听国家帝王的,主要取决于国家帝王和诸侯国之间的博弈。

威信无威不立无信不成。威信于人于国当然还是由自己的表现决定的。周经历文王、武王到成王、康王达到盛世。周昭王继位本原可把这种盛世传承下去,奈野心太大,乱征乱伐,导致国内人心浮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鲁国内部率先出了问题,鲁幽公的弟弟魏公弑兄自立。面对如此大逆不道,正是周昭王杀鸡给猴看处置鲁魏公,弘扬正气给周王室树威取信诸侯的好机会。可惜的是周昭公正忙于南征事务,对鲁国发生的政变视而不见,让一次为王室立威的大好机会流失了。等周昭王南征命丧黄泉,又不知是谁的主意竟然不给诸侯发丧。自己都小看不尊重自己,又如何赢得诸侯的尊重。昭王一世,使周王室在诸侯中的地位及威信流失千里,周衰无疑始于周昭王。

既然有面对树威的机会不树威的,自然也就有非树威的机会偏要树威弄巧成拙的。周昭王死后,周江山经过子传孙,孙传子,连续几代传递传到周夷王一朝。周夷王治国能力平平,但面对国势日衰,各路诸侯越来越不听话,久而久之却也生出杀鸡给猴看威慑各路诸侯的想法。正好纪国纪侯前来告邻齐国的状,说齐国齐哀公不遵礼法,每日秣兵厉马,有造反的嫌疑,并且以吞并了自己的领土为证。

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纪侯状告齐哀公,其原因是齐国、纪国相邻,更主要的是齐国是大国,纪国是小国。就像邻居之间时常发生纠纷一样,齐国、纪国作为邻国难免会为边境领土产生一些龌龊纠纷,而纪国作为一个小国不可避免地在纠纷中处于下风头吃点亏。这才有了纪侯状告齐哀公一幕。

得到纪侯告状,周夷王正中下怀,于是和纪侯合谋把齐哀公骗到京师,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其拿下扔到沸水锅里煮死了,其手段之残忍不下殷纣的炮烙之刑。事后,周夷王对外宣布这是齐哀公不遵礼法想造反的下场。

周夷王费尽心机设计制造了齐哀公惨案,本意是震慑诸侯,但各路诸侯都知道纪侯状告齐哀公完全是发泄私愤,纯属诬告,根本不买周夷王的状。自此,非但以前不进京参礼的继续不进京参礼,另外一些诸侯也加入到不进京参礼的行列中来。对此,周夷王也是毫无办法。

有这样一个周夷王混蛋父亲在前面做榜样,做儿子的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等周夷王的儿子周历王继位,周历王更是胡作非为,而周王朝也自此一蹶不振,把历史舞台的主角让位给各路诸侯,自己则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一个配角,直至周朝灭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