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同样封侯—不一样的初衷(1 / 1)

周武王灭掉殷纣之后,大封天下,把殷商的儿子禄父封在殷故地,可禄父这个人不知好歹,在周武王死后竟然举起造反大旗,估计是想恢复他父亲在世时的殷朝风光。奈何事过景迁,禄父没蹦跶几下子就被周公旦镇压了下去。

禄父被镇压,换成我们一般人,其封地肯定被收归国有,要么分封给自己家的亲哥弟兄。可你猜周公旦怎么做?周公旦撺掇周成王把殷故地中的宋地封给了殷纣的哥哥启。有人要问既然启是殷纣的哥哥,那当初殷朝继承帝位的为什么不是启而是纣呢。这个很好解释,启是庶出,纣是嫡出。这和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一样,只有正宫娘娘生的儿子才有继承帝位的权利,至于偏妃及这贵人那贵人生的儿子都不在帝位传承的考虑范围内。

殷朝故国由禄父转到启可以看出,周武王当初分封禄父绝不是做做样子,绝不仅仅是为了收买人心,而是真心希望把殷家的香火传递下去,以使殷家的祭祀不断绝。对殷家,周武王和周公旦可谓仁至义尽。而启也没有辜负周公旦的期望,把殷家宗庙祭祀往下一代一代传了下去,启便是春秋大国之一宋国的世祖。

殷纣的哥哥、殷纣的儿子都受如此有待,其他人的待遇如何可想而知。

殷商末期,因为时间久远,三皇五帝的后人早已漂流分散在华夏各地淹没在众人中不知踪迹,自然宗庙祭祀也就谈不上了。武王灭纣分封天下,追怀先圣,三皇五帝的后人均被找出来进行了册封。其中神农的后代封于焦,黄帝的后代封于祝,帝尧的后代封于蓟,帝舜的后代封于陈,大禹的后代封于杞。焦、祝、蓟三诸侯倒还罢了,在以后的历史中没有影响力,难见踪影,而陈、杞并列单独被司马公作为世家进行了记载。我等一般大众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贫乏或许不了解陈、杞数百年国运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但估计多数人都听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这里的杞指的就是杞国。再有你对陈国比较陌生的话,估计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齐国你想必不陌生,而齐国实际上分前齐和后齐,前齐是姜子牙的后人执掌江山,等到后齐江山则转移到了陈国也就是舜帝的后人的后人手中。周朝于舜帝是何等的功德。

周公旦代理周成王执政,管叔、蔡叔造反失败,管叔被杀,蔡叔流放边地郁郁而终。管叔、蔡叔不成形,可蔡叔的儿子是个人中龙凤,表现优异。周公旦听说后,特地把蔡地又还给了蔡叔的儿子。后来春秋诸多故事不乏蔡国的影子。

仇人的哥哥被封,敌对者的儿子被封,另外还找着人册封,这是何等的胸怀,又是何等的仁慈。周朝八百年国运岂是凭空得来的。

历史向前推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你争我斗,有的兴,有的亡。亡国除,我无能为力,兴,就要求册封自己为侯。但这时的封是实力得来的,而不再是你周天子的施舍。但无论谁称霸谁兴起,周鼎不可问,都打着护卫周天子的旗号,直至圣人始皇出,天下归秦而终。

始皇结束六国,统一华夏,国为一国,家为一家,自以为立不世之功,歌己之功,颂己之德,又是封禅,又是大典,洋洋得意傲视天下,视天下苍生为侏儒。熟料想象中的万世江山仅短短二世昙花一现便灰飞烟别。

群雄逐鹿,楚汉相争,谁能想到笑到最后的是地痞刘季。汉分封天下,韩信、彭越、黥布为王为侯,岂是刘邦的真心,不过是形势所逼,对方手里有军队而已。不是真心,自然要想法铲除,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最终三个诸侯王均被粉身碎骨夷灭九族。都是分封天下,但分封和分封岂可同日而语。

有了韩信、彭越、黥布这样的先例,开国的功臣谁还敢要求主子给自己封侯封王称霸一方,不但不敢要求,恐怕主子主动给自己封侯,也未必敢接受。西汉之后,东汉刘秀没有,继往后隋唐没有,宋没有,明没有。不但没有,宋太祖赵匡胤还来了个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对功臣赶尽杀绝。但也有不信邪的,清朝的顺治帝、多尔衮就是个例外,不知这两位谁做主把吴三桂封在了云南,号称平西王,但吴三桂家族的下场众所周知。历史规律不可违,你拧着脖子硬上,难免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粹。

有些人抱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可世风日下的又岂止平头老百姓。君臣互信到君臣互相猜疑,汉唐宋明清相比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君臣关系岂止下滑了十倍百倍。周朝国运八百年,其后又有哪一家国运超过五百年。

仁慈、大度是为人的优良品质,拥有它们就可以左右逢源,笑傲人生;反之,睚眦必报,斤斤计较,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必然成为孤家寡人,陷入人生困境。我们应当多向周武王、周成王学习,学习人家的大度,学习人家的仁慈。至于后世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自然也值得我们学习,但这种学习应是有选择性的,至于其中的帝王权变之术,我们还是不学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