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1 / 1)

殷纣暴虐无道,天下人心思周,纷纷归附周国,但也有两个人非但不归附周,还在周武王伐纣的路上截住周武王,责备他伐纣,由此被作为名人载入中华史册,这两个人就是伯夷、叔齐。

传说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国的两位皇子,其中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按照当时君位传长不传幼的惯例,在伯夷、叔齐他们的父亲死后,君位应由长子伯夷继承,可这哥俩的父亲就象前面提到的春秋吴王寿一样感觉三子叔齐仁义聪明能干,有意让叔齐在自己死后接班继承君位,而叔齐说什么都不答应。可能是孤竹国国君得了脑溢血死得比较突然,以致他到死也没决断出自己死后君位传给谁,于是在他死后,伯夷让叔齐继承君位,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叔齐则加以拒绝,说这样做就违背了礼制。僵持不下,伯夷离家出走,心想我走了,君位你该继承了吧。可哥哥伯夷出走,家里还有个二哥,叔齐就让二哥继承君位。可这二哥也是个仁义之人,说让你继承大统是父亲的意思,大哥不敢违背父亲心愿,我作为二哥怎么敢违背呢。局面仍僵持不下,叔齐思来虑去,心想大哥能离家我为什么就不能离家呢?于是在一风高月黑之夜叔齐也离家出走了。

伯夷、叔齐哥俩离家出走,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在这几十年里,殷国内发生了诸多大事件,例如妲己进京被选为妃子,殷纣建鹿台,殷纣杀九公囚禁西伯昌等等。随着这一系列大事件的发生,殷朝国势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而随着殷朝国势衰败,老百姓的日子也日趋艰难,好多人家一天三顿饭改成了一天两顿,而这也苦了离家出走的伯夷、叔齐哥俩。

伯夷、叔齐哥俩自幼生活在王宫,每天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哪里知道稼穑生机之艰难,等脑子一热出了王宫,来到社会上,双手是有,但种庄稼种庄稼不会,修屋盖房不会,拉车挖土又没力气,做个教书先生人家又嫌自己学问浅。要吃饭,要生存,怎么办?回去,老二已经坐稳了君位。得了,不是有一个乞丐刚走过去吗?学人家吧。什么面子,什么尊严,生存要紧,于是乎,兄弟二人不约而同做起了乞丐。可乞丐也不好当啊,仁义点的还给口饭吃,不仁义的到人家家里直往外轰,有的甚至放出狼犬追咬自己。尤其这两年,老百姓自己家里的日子还接济不上,哪里还肯施舍乞丐饭吃。于是,伯夷、叔齐最近几个月三天两头才能吃上顿饭,饿得都是皮包骨头,至于那身上衣服更是破衣烂衫,仅能护住身体关键部位而已。

这天,伯夷行乞到一大户人家,正要进门,正好有一个乞丐从里面要饭出来。同病相怜,伯夷上前和这个乞丐打招呼问好,猛然发现这个乞丐很象自己的弟弟叔齐,一细问,果然是叔齐。霎时,兄弟二人抱头痛哭都说对不起对方。等心情平静下来,兄弟二人开始合计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合计来合计去,因为听别人说西伯昌的周国治理得不错,尤其是善待老人,两人决定一块到周国养老去。遗憾的是没等走到周国,半路上却遇到周武王的伐纣大军。

伯夷、叔齐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孝道,就是尊礼,听说前面过来的是周武王的伐纣大军,二人霎时怒气冲天,不管不顾就拦住了周武王,说周武王父亲还没埋葬,就动武属于不孝,又说周武王作为臣子讨伐自己的君主属于不仁。武王的卫兵看到这俩混蛋玩意口出狂言,要把他们杀了,一旁的的军师姜尚感觉这两人还算讲义气,就阻止卫兵把伯夷、叔齐放了。

伯夷、叔齐老虎嘴里捡了条命,本来打算去周国养老,看到周武王如此也不去周国了,继续在各地乞讨,而没多久,周武王率大军攻破殷朝歌,殷纣灭亡了。

听说殷纣灭亡,天下归了周国,伯夷、叔齐痛不欲生,在荒郊野地捡来一些废纸,当作烧纸,又拿来几块坷拉当作祭品,祭拜了殷纣一番。二人祭拜殷纣的同时自然免不了大骂周武王,骂周武王眼里无君无父,罪该万死。

祭拜完殷纣,伯夷、叔齐再次踏上行乞之路,等伯夷到一户人家讨得口干粮让等在外面的弟弟叔齐吃,叔齐却若有所思。伯夷不明所以催弟弟赶紧吃,叔齐猛然把干粮扔出老远,说国家没了,他不能吃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伯夷向来认为弟弟比自己高明许多,既然弟弟说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不能吃那就是不能吃,也把手里的干粮扔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现在无论哪里都受人家周朝姬氏管辖,又周朝土地上产的粮食吃不得,怎么办?于是,伯夷和叔齐直向南走,走了七七八十十一天,来到周朝和他国边境上无人管的灰色地带首阳山上。至于伯夷和叔齐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路上是不是吃过周粟不得而知。伯夷、叔齐来到首阳山,原打算采些野果子充饥度日,谁知这首阳山土地贫瘠,整个山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寸草不生。所以没过多久,伯夷、叔齐兄弟俩就饿死在了首阳山上。

伯夷、叔齐死后数百年到春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非常推崇伯夷、叔齐,称他们为古之贤人。孔子推崇伯夷、叔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他是针对当时的诸侯国贵族争权夺利杀君如宰牛有感而发的,而后世的统治者们却把其学说当成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正如德国诗人海涅说的,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假设灵魂真的存在,那孔老夫子在天之灵看到自己的学说被后世选择性的滥用,一定会心有不甘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