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武王封诸侯—集权的初步尝试(1 / 1)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继位,此时,天下三分之二已经归周,然而殷纣依然每天醉生梦死,沉迷酒色。周武王在位第九年,在太师姜子牙的谋划下,号令布告天下,讨伐殷纣。等周武王率军越过黄河,到达孟津时,不期而聚的诸侯有八百之多。看到如此众多的诸侯听命跟随自己,周武王沾沾自喜,意欲一鼓作气继续向东进发,拿下殷纣。然而,姜子牙却告诉他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让他再等几年。又过了两年,等殷纣那边传来比干的心脏被挖了,姜尚告诉周武王这次可以讨伐殷纣了。于是,周武王再次布告天下讨伐殷纣。本来天下对殷纣已经失去信心,现在听说殷纣把他叔叔比干的心肝挖了煎着吃,更觉得殷纣不是个玩意,都恨不能马上把他的脑袋割下来喂狗吃。民心如此,结果周武王东征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没多长时间就打到殷朝都城城下。此时,殷纣外无援国,内乏将兵,不得已把都城中的奴隶、仆人召集起来,再加上原有的一些部卒,凑合了凑合,号称二十万出门迎战。虽然兵寡势微,但殷纣自恃神勇仍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幻想凭借自己一己之力击败武王大军。两军对垒,殷纣胯下赤兔马,手持劈山斧,威风凛凛,吼声如雷,连暴几声: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姜子牙在指挥台上看得真切,也不理睬殷纣,令旗一挥,周朝大军潮水般涌来。殷纣急忙归队,指挥将士应敌,将士却个个对他怒目直视。殷纣连斩两位将官,看不起作用,就掉马逃回城里去了,而他的二十万大军也随之作鸟兽散。

逃回城里,殷纣看大势已去,穿上自己的宝玉衣服爬上以前供自己寻欢作乐鱼肉池林中的鹿台自焚而亡。周武王进到城里,把殷纣身边的一些奸佞小人淫乐妃子统统斩杀,把被殷纣投在监狱中的有识之士正人君子一律从监狱中放出来,并给予奖赏,一时万民称颂。等到这边殷都城安定下来,周武王便率领姜子牙一班大臣重回到西边自己的都城,回到都城周武王和姜子牙等群僚合计了一段日子,论功行赏大封诸侯。这次封赏周武王吸取了殷纣亡国的教训,自家亲哥弟兄表兄表弟们占了诸侯国的三分之二还多,并且簇拥在周国的周围。在所有分封的诸侯国里面,有两个比较特殊,一个是姜尚,一个是殷纣的儿子禄父。因为在兴周灭纣的过程中,姜尚的功劳最大,所以姜尚第一个受封,且在所有分封的诸侯国里面姜尚的的封国面积也最大。尽管周武王对姜尚恩宠有加,估计是对姜尚不放心,姜尚的封地大是大,但是在东边大海边,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一带,距离周朝都城数千里,其目的显然就是避免姜尚封国对周王室产生威胁。分封殷纣儿子禄父不知是周武王自己的本意,还是姜尚或其他臣僚的主意。但禄父的封地就是原来的殷地,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禄父帮着安抚稳定这一地的局势。可夺了人家江山,说到底也是不共戴天之仇,于是周武王在分封禄父的同时,还特地安排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扶持禄父治国安邦。禄父估计自己也清楚管叔鲜、蔡叔度呆在自己身边是监督控制自己。可事物的发展常常充满了变数,数年后,管叔鲜、蔡叔度竟簇拥着禄父造起来,这一点估计周武王做梦都没想到。

中国有句俗语:姑舅亲辈辈亲,两姨亲不算亲,死了姨娘断了亲。死了姨娘断了亲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是真的,但姑舅辈辈亲显然就不符合实际了。别说辈辈,姑舅之间能维持四辈亲三辈亲就不错了。试问列位,有几位还和父亲的舅舅那边保持联系的。别说姑舅,就是聚居在一块的叔叔大爷过几辈也就形同路人了。周武王想用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诸侯来避免殷纣那样的结局,短时间内这种策略或许会起点作用,但时间一长这种策略就不起作用了。试想到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一个诸侯国还惦念相互之间你离我比较近,他离我比较远。即使有远近也只是利益上的远近,而非血缘亲情上的远近。

殷纣灭亡,周总结殷纣灭亡的教训,同样秦始皇灭掉六国,定天下为一,要总结周灭亡的教训。朝堂之上有人提出商、周江山之所以绵延数百年,是因为天下有大量诸侯国的存在,正是这些诸侯国屏障了商、周的江山,维护了商周的统治那么久。面对如此宏论,那些想讨封的功臣良将纷纷附和,但李斯站出来反对。李斯说正是诸侯国之间的纷争连年征战才导致了民不聊生,才导致了周朝的灭亡。两种观点严格对立,一种观点是大封诸侯,一种观点一个诸侯也不封。何去何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在秦始皇看来,天下就我一国,就我一家,自此,少了国与国之间争斗,那我秦朝江山岂不是一代一代一朝一朝传下去,以致万世无穷。于是,秦嬴政定自己为始皇。想象很丰富,愿望很美满,可现实很残酷,秦家天下别说万世,仅传了二世就灰飞烟灭了。

项羽灭秦后,大封天下,不知是因为无后还是显示为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分封的诸侯国除了自己没有项氏成员。而这次分封正中了李斯说的话,诸侯国没等分封落地,便战火再起华夏大地重新陷入一片混乱。其结局是汉刘邦灭掉项羽,重新定天下为一。前有周有秦始皇有项羽,自然要把经验教训综合到一块。诸侯不可不封,如果不封,秦二世是榜样;诸侯必须封,并且要亲哥弟兄及儿子占大头,即使这样也不放心,还要把异姓王慢慢除掉,于是就有了狡兔死、走狗烹的韩信。异姓王没了,但时间长了,同姓侯也就不再是同姓侯,也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到汉景帝时,晁错登台亮相出场了。晁错想为主子销藩,巩固主子手中权利,可没等完成使命,主子反而把自己项上人头砍了下来。硬消藩不成,可藩又必须消,怎么办,世上自有聪明之人,给主子建议,让各诸侯也拥有分封世子的权利。于是,大国变小国,小国变更小国,而最终演变成了李斯设想的国无诸侯的状态。这种状态没有诸侯之间争斗,相对是比较平和,但一旦争斗便是山崩地裂的农民大起义,而此时该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西汉、东汉、隋朝、唐朝、明朝、清朝不都是这样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