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梦中找人—武丁和东北妇女(1 / 1)

上学的时候,老师讲历史很推崇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实际上中华历史上真正实行禅让制的就是由舜传给尧及尧传给禹,其余的要么父传子,要么父传弟。当然后来的人们偶尔也效仿舜尧搞禅让制,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三国时的曹丕,但众所周知那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纯属篡夺江山,篡夺皇家帝业。

儿子亲还是弟弟亲,今天的人们毫无疑问会回答儿子亲;垂死之人临终遗产留给谁,今天的人们无疑会把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而不是兄弟姐妹。从这一点来说,古时的皇帝老儿把皇位传给儿子无可厚非。或许是受原始社会家族观念的影响,或许是受舜禹禅让的影响,或者说是民智未开,在夏、商,帝业的传递却一直在兄弟和父子之间摇摆。到了这位当朝,临终他可能把帝位传给弟弟,原因很可能是认为弟弟能干,或者是儿子太小,怕支撑不住局面;换了另一位当朝,他可能把帝位传给儿子,原因可能是认为儿子比弟弟离自己更近一些,也可能是他认为自己几个弟弟都比较窝囊。总之,那时帝位传递并没有条条框框,完全随心所欲,我愿意传给谁就传给谁。当然,这里面肯定少不了各种势力的勾心斗角,只不过这种勾心斗角越往后争斗越激烈越血腥,等到商朝之后的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勾心斗角不仅在兄弟叔伯父子之间展开,手下的那些大臣也参加进来,于是出现了杀个国君如宰头猪杀头羊的局面。孔子为此痛心疾首,又是著书又是立说又是游走,想把君君臣臣的局面固定下来,也就是君永远是君,臣永远是臣,也不管这君如何混蛋如何弱智,做臣的你就得永远服从君,永远忠于君,孔子《论语》、《春秋》里面宣扬的主要就是这一套。孔子的用心很好,意思是结束社会的混乱状态,让大众过上稳定的社会,可当时诸侯国混战,都想吃掉对方,孔子的学说自然没有多大市场。等秦始皇统天下为一,因为自己是靠法家兴国,所以也没把孔子的学说当回事,直到汉武帝,统治者终于认识到孔子学说的价值,于是才有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无论谁坐江山,汉族也好,外族也罢,都把儒家学说放在第一位,这也是自汉武帝之后唐、宋、元、明、清都尊孔的原因。

如果说在殷朝中宗以前,争夺帝位的勾心斗角如一粒种子还埋在地下面,不见踪迹,等到殷朝中宗去世,这种子终于从地底下钻了出来。此时,无论是子还是叔,都想过过皇帝的瘾,于是叔侄争斗陡然加剧,再加上频繁迁都,由此国势日渐衰微。等帝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迁都没有洪水之忧,一心治国,国势一时复振,可这种复振也是昙花一现,盘庚过世,国势马上又衰退下来。

或许是盘庚对前一段帝位传递紊乱进行了总结反思,盘庚去世后,帝位传给了弟弟,弟弟去世后,帝位又传给了下一个弟弟,可能是后面没有弟弟可传了,这个弟弟去世后,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武丁。至于为什么盘庚的儿子没有出来争夺帝位,就好像后来春秋吴国的公子光那样,不得而知。也可能是盘庚没有儿子,也可能是盘庚的儿子都比较窝囊,总之,武丁没有磕绊就坐稳了皇位。武丁看到国势衰弱,手下那些部落该纳贡的不纳贡,该进京参礼的不参礼,根本不把自己当锅烟吸,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心想着奋发图强,找回面子,可怎样发愤图强,武丁自己心里却没底。武丁躲在幕后,一切大小事务都交给冢宰决断,三年没有发布任何法令。武丁的意思一是观察熟络政务的流程,二是想从那些大臣的办事中发现能够帮助自己治国的人才,然后再进行出击。可三年下来的结果是朝政上那一套流程自己熟络了,却没有发现辅助自己大展宏图的人才。武丁为此心灰意冷,懊恼不已。或许是感动了上苍,也可能意念强烈所致,这天夜里武丁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见到一个圣人,圣人说他可以辅助他料理天下。武丁一觉醒来激动不已,把手下大臣全部叫来,一一比对看谁象梦中的那个圣人,可比对的结果是手下大臣没有一个象梦中的圣人。一线希望一线曙光没了踪影,但武丁不死心,让手下拿着圣人的画像去民间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圣人还真在民间找到了。手下把那圣人交给武丁,嘴里虽然没说什么,估计在心里直骂武丁是混蛋王八蛋。你想把梦见的事情当真,不是混蛋是什么。可你别说,武丁和从民间找来的这位一交谈,发现这位的确见解不凡,果然是个圣人。在梦中,武丁梦见的那个圣人叫说,而民间这位找到时是个奴隶,正在在傅险筑城,于是武丁就叫他为傅说。

有人也许会说前面这一段是封建迷信,肯定是杜撰虚构出来的。列位客官先不要那么肯定,自然界神奇无法解释的东西太多了。古代不说,就是现在象飞碟啦,百慕大三角啦等等,人类都无法解释。还有几年前东北有个妇女,也像武丁那样,通过梦境找到了她失踪的弟弟。案件的具体经过想必读者都已经知道,这里就不再赘述。东北这个妇女能通过梦境找到她失踪的弟弟,武丁通过梦境找到圣人为什么就不可能呢。

武丁在傅说辅佐下,天下安定,国势复振,那些不听话的部落纷纷来朝参礼,殷朝再次迎来中兴。武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即位,称其为高宗,从高这个字上可以看出来,武丁在殷朝的历史上要比前面那个中宗地位还要重,也可以说高宗才是殷朝真正的中兴之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