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也是一段佳话吧24(1 / 2)

月华酒楼今日门庭若市,那门前立着一个牌子,牌子上红纸黑字写着“芜城商会会长选举之日,恕不接客。”

入门的皆是锦绣华服,手持请帖,由门口小厮验了方能入内。

酒楼的东家李老板在门前迎客,一直迎到张县主到,才陪着张县主进了店。

参加商会会长选举大会的要求很高,月营收要达到两百两以上。如吴家米铺这种也是因在大街小巷开了许多分号,又接了几个大酒楼的生意,才勉勉强强达到要求。

而开业不满二十天的百花银楼,借着中秋佳节的秋风一炮打响,也勉勉强强达到了入门的要求,作为新店,这次也被邀请了。

进门的请帖是一铺两帖,一帖一人。本来应该是由钱安辰来参加,可他不在,只好由吴景阳带着雪儿来参加。

酒楼今日大摆筵席,正对大门的小台子上还有数十个轻纱曼舞的小娘子随着琴声翩翩起舞。

吴景阳进了酒楼就四下张望,直到看到吴景之,他的左手边坐着一身紫衣的孙妙儿。

吴景阳走过去拍了拍吴景之右边那人,指着吴景之说:“不好意思,我们一起的。”

吴景之听着声音耳熟,也转过头来看,见是吴景阳,对身旁那人说:“培知兄不好意思,这是我五妹。”

那个叫培知的,就起身到旁边一桌坐了。

“妙儿姐姐,平叔。”吴景阳打了招呼坐下。

“四哥,怎么不见父亲和三哥?”

“景义从不来这选举大会,父亲应该晚些到。”

吴景义和吴景之是双生子,吴景之从不愿叫那个只比他早一点点出生的人哥哥。

“方才那人是谁?”

“谁?”

“就是方才坐在这里的那人。”

吴景之顺着吴景阳的目光望过去,“哦,那是刘氏布庄的刘培知。”

刘培知似乎是感受到背后的几道灼灼目光,也转了身,朝他们兄妹两笑着打了招呼。

吴景阳就将目光收了回去,说:“那不应该是你的死对头吗?”

“五妹这话是怎么说?”

“刘氏布庄在芜县经营已有三十余年,是咱这儿的老牌布庄,许多达官贵人都只穿他们家做的衣裳。你的锦绣布庄在他们看来,顶多算是新起之秀,如今却不相上下,怎么不是死对头呢。怎的还能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开门做生意,哪有什么死对头,多多交流、良性竞争才好。”

孙妙儿被两人的对话逗笑了,“四爷说的对,开面迎客,各凭本事,若算是死对头,这大街小巷多少茶肆,我该如何应对啊?”

吴景阳又转脸过去看着刘培知,正巧那人也看着她笑。

台上最后一个琴音弹完,舞娘们踩着舞步退至后台。抚琴的青衣公子起身,两个小厮将他的琴抬了下去。

“这人又是谁?”

吴景阳看着台上的人,好奇的问。

“这位是月华酒楼的少东家李子觅,他的哥哥李子寻也去征兵了,所以如今这酒楼他在学着主事。”

“众位尊客,感谢大家受邀前来参加芜县商会会长选举大会,我是月华酒楼的李子觅,受父亲所托,主持今日大会。招待不周之处,还请众位海涵。”

李子觅说话间,小厮们在筵席上摆上了茶水、糕点、水果等等。

茶水,一应用的是翠湖茶楼的特级龙井;糕点,一应用的是五芳斋的特色糕点;水果,一应用的是西大街刘氏果子铺的。

“月华酒楼自第一届会长选举之日起,承办商会会长选举大会已有八年,八年间商会制度日渐成熟,参加大会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我月华的荣幸......”

吴景阳听着李子觅的声音问:“四哥,这商会都八年了啊,八年前咱家只有米铺吧。”

吴景之说:“嗯,而且那时米铺也没有达到参会的要求。”

吴景阳又问:“那现在的会长是谁呢?”

吴景之就朝刘培知努了努嘴,“呐。”

“刘培知?”

“不是,他父亲刘浩。”

雪儿在桌底拉了拉吴景阳的衣角,“小姐,快听。”

台上的李子觅说道:“今日选举大会的规矩,便以大战期间如何为国解忧为题,诸位出法子,投票最高且超出三成人赞同的,则为新任会长,且需负责此法的落实。”

此话一出,台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题确实好,如今正是可用之际。”

“是啊是啊,这大战期间,主要就是筹措军饷,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做其他的什么。”

“筹措军饷,无非集资或者募捐。”

“再或者提高芜县税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