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贵南县衙门(1 / 2)

中举?

听到那皂隶的话,顾安第一反应不是兴奋不是高兴,而是质疑。

参加过两次乡试的他自然明白乡试的难度。虽没看过其它考生和真正举人的试卷,但也正是因为没看过,所以才对科举的难度有进一步的认识。

真正的科举和顾安想象之中完全不同,四书五经看似简单,但实际经义这种东西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前人注解自然不会出错,但这东西只要是读书人又有几个不懂?你若全然照抄前人,虽不能算错,但也很难让主考眼前一亮。可你若想自己注言释义,不但要懂各家学派,更要知道本次主考的喜好。

策论文章则更是如此,不但要了解时政,更要明白其中哪些能说哪些不能。主考喜好是一方面,对顾安来说,以文言释义始终是他的短板。纵然有前任记忆加持,但写文作赋凭借的不仅是灵感,更多的是经验。

在脑中构思之时他很难直接以文言释义,必须要先想普通话然后再将其翻译为文言。虽同为汉语,但实际使用起来却与外语无异。

反倒是诗词,虽也面临同样窘境,却可以直接照抄脑海之中前人智慧。

所以,顾安第一时间并不相信那皂隶的话。

皂隶见他不信,急忙又补充道:“咱贵南已多年没出过举子,那日县尊大人听说老爷高中,高兴得多吃了一大碗汤饼。前些日子听说临洮府的老爷在给县尊大人的公文里一连夸了好几句。说是县尊大人文教有功,要给朝廷写信嘉奖呢。”

顾安闻言一笑,这信了几分眼前这皂隶的话。只是面上始终不动声色:“县尊大人可在府中?”

“在的,在的。”那皂隶展颜笑道,“老爷稍等,我这便去通报一声。”

点了点头,那皂隶一转身便飞快的去了。

莫非自己真的中了?

那皂隶一走,顾安心中再也忍不住暗暗嘀咕了起来。

按照大卫的规定,举人便可以领年俸八十石。虽不像前世明清那般可以免税分田,但只要在吏部挂靠九品以下补缺还是有几分希望的。补缺这事顾安并不指望,但八十石俸禄对他来说确实实在在可以改变生活的东西。

他家中只有自己,算上父母生前留下的只有旱田二十亩,算不是良田。又因为自己还要读书,变卖了十二亩,只留下八亩。边种田边读书,还算顾得过来。但年产只有不过区区两千七八百斤,虽不必买徭役,但去了税粮能余下两千斤便是谢天谢地。

虽饿不死,但若想继续读书却是千难万难。

八十石的俸禄虽说还不抵县衙内的教谕,但也可以满足自己生活又有存余了,不知比自己耕读省力多少。

想到这里,心中又不禁有几分抑制不住地激动。

正自兴奋之中,一转头不禁望见站在自己身后的秋月。

却见她神色淡然,也不知有没有听见方才那皂隶与顾安说过的话。顾安觉得她一定是听见了的,只是或许看不上自己小小的成就。

打心底里,顾安是对秋月有几分佩服的。

虽然她输给了那大和尚,甚至顾安都不知道她是怎么输的。但在顾安的认知里,一个妖敢对神佛出手,便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只是这种佩服,顾安并没有表现出来。

一来是他觉得对秋月来说,自己的这种佩服不值得让她高兴。二来是,他真的有几分畏惧对方。

小说话本里的孙悟空自然让人佩服,让人喜欢。但你若是唐僧,只领了菩萨的法旨要收他为徒,却又没有紧箍咒。那便心中又是一种滋味。

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不知怎的,心中渐渐平息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