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求而不得(1 / 2)

瞧着刘健的神色,显然是不相信刘新的爆论,就像是看小丑一样的,品着热茶静静的等待表演开始。

“老大人,自古有言,谷贱伤农。”

刘新朝刘健拱手致意,继续说道:

“在江南鱼米之乡,米价低廉,百姓虽然粮谷满仓,不至于忍饥挨饿,却是买不起布,换不起盐。如此下去,百姓来年会选择继续种粮,还是选择种桑?”

“而西北,东北,西南各边陲之地,适合种桑,却尤缺米粮。粮价高起,百姓自然会在不适合种粮的地方选择种粮。”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源自国策重农抑商。各地货物积压,得不到行商们运输流通,导致百姓在适合种粮的地方种桑,在适合种桑的地方种粮,最后皆不得丰收矣!”

本来准备看笑话的刘健,此时眉头紧锁,显然刘新说到了点子上,在合适的地方种合适的农植,事半功倍,刘健并不是全然不懂农桑的人,从院子里的菜地就能看出。

“如若建桥铺路,想办法降低行商成本,让江南廉价的粮食运到边陲地,让边陲地的桑丝流通到江南,则互通有无,江南米不贱,边陲稂不缺。”

“所以,鼓励商业贸易,并不会动摇国本,相反会促进农桑的良性发展,促成粮桑皆得丰收。”

一口气讲完其中利害关系,刘新见老头陷入沉思,便坐下悠闲的切茶滑盖,这一杯好茶,还需慢慢等它去沸留香,然后再细细品味。

从老头此时的神情来看,刘新今天的目的算是达到了,抛出爆论,获得老头赏识,接下来就是切菜了。

刘新也思索着,要如何让老头子的赏识换来更多的利益。

四周挂满梅花字画的客厅里,陷入长时间的沉寂,两人各自思考,直到老头子茶杯见底,这才从思索中惊醒过来。

拿起茶壶添水,说道:

“你...”

此时刘健已经对眼前的后生刮目相看,本想称呼刘新的表字,却是忘记先前刘新的自我介绍。

“学生刘新,字木初。”

刘新连忙再次自我介绍,贵人多忘事,这很正常。

“木初啊,学业如何?下次乡试有多少把握。”

老头的话语有些出乎意料,本以为他会继续和自己讨论“经济”。

不过这并不是坏事,老头子问起生活学业,证明自己是入了老头的法眼。

“老大人,天下英才共渡独木桥,学生没有任何把握。”

刘新当然没把握,事实上在科举一途,他不再抱有半点奢望,也不打算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被刘新的爆论影响,刘健重农抑商的思想受到冲击,这个时候当权的一众大臣们,天天和书本打交道,对于最底层的现实状况,显然已经失察。

这小子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深入的思考,好好打磨不失为明朝的栋梁。

刘健点点头:

“谦虚是好事,红楼榜应该还在征文吧?木初有投稿吗?”

这位京城回乡的老大人都知道红楼榜,可见这个榜在河南府已经存在了很久了,其分量之重不可小视。

“老夫也曾侥幸在红楼挂过文。”

刘健说起这事颇显得意,显然老头年轻时候风光无两,光芒四射,以至于现在还回味无穷。

“学生自认才疏学浅,那红楼榜自是上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