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张府夜宴,杀手来袭(2 / 2)

“俞兄弟,久居江南,可能对于太子不甚了解。太子对于吾等有江湖背景的官员子弟并不十分倚重。且太子执政尊崇道家和法家,尊崇性本恶,认为应严苛刑律,以律法治民。家父当年在朝堂上与太子的政见多有不合之处。”

“太子行事虽不合常理,不行圣人仁德之道,但是天下形势巨变,当行非常事,再说官家”身体康健,朝堂大势不会变,我大宋的行政方针应该也不会变。”

俞佩玉对他进行劝说。

太子赵厚熜。为仁宗宠妃张氏所出,在幼年时受过重病,皇帝甚宠此子,为了此子康健,不惜忍痛割爱,学汉朝皇帝将此子送入龙虎山上拜当代天师张之维为师,习道法,学武功。不惜父子远离也要保他康健。

为了让他了解朝堂政事,大国外交。范仲淹,狄青,杨延昭,欧阳修等人因罪流放之时,多数被流放于此。教他文章政事,行军布阵之法,取百家之所长纳为己用。

太子回朝之前,仁宗后宫多有幼儿夭折之事,后宫艰险,且在龙虎山上的学习生活。太子养成了多疑且任性的性格,不信任文臣与宦官,他的太子侍从也多由边关军户子弟组成不从勋贵子弟选择和京城禁军中调用,由他的玩伴陆柄指挥,号称锦衣卫,不仅护卫自身,也是窃听百官情报,了解各地民生的探子,权势不会弱于童贯设立的东厂衙门。

太子本人聪慧却刻薄,严以驭官,宽以待民。多次上书皇帝要求进行官员考核,因为京察和普察有接近百位官员降职,革职去官者也为数不少。故而在太子在官员群体和世家豪强中支持者甚少。

宴会结束后,本应告辞离开。但是张人凤极力邀请向清秋等人小住,说是明日举行流觞宴,不仅张相会出席,不仅有一些风流名士也有一些江湖大豪。唐诗剑派的掌门梅念笙,江南大侠江别鹤,太白剑宗的长老等武林名宿也会出席。向清秋等人作为江湖弟子实在无法推辞,只能应邀住下了。

俞佩玉打算和向清秋同住一间房打算和他多多探讨一些朝堂政务,毕竟世家弟子和寒门草根的见识与了解是完全不同的。权力帮搜集的情报大多归类于人的行为逻辑和人物关系。对于朝堂的政策对比,行政人员对地方势力的妥协方针的情报分析能力相对不足。

正当俞佩玉和向清秋秉烛夜谈的时候,张人凤在送别宾客后回到到前厅大堂,

张相爷也在前厅正和幕僚商讨朝堂政事。

“人凤,你回来了,你也说一下你的意见,坐吧。”

“谢父亲。”

张人凤坐在左边下手,询问幕僚在商谈何事。

“回公子爷,太子府来信来,太子在询问相爷变法之事.”

“变法,当初范相爷施行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的新法大多以失败告终了。多数变法在各地官僚小吏的层层剥削导致政策害民激起民怨。地方豪强和朝堂高官的利益也会受损。再加上关外辽国覆灭,此时变法风险是不是大了一点。”

“就是因为外部诸国虎视眈眈,不说蒙古和金国,就是满清这个新的蛮夷之国也不容小觑。我朝现在军备松弛朝堂上党派纷争不断。地方上豪强及武林世家也有不臣之心,此法不得不变。太子现在正在监国,此事与我等心腹商讨一个合适的方案。此事不是让你们讨论应不应该变法,而是我们如果变法,应从何事开始。”

张相爷在大堂立下基调。

“父亲大人说的是,确实我等现在对于变法施行与否,无法提出意见,甚至只有变法才能彻底清理蔡京一党。”

“没错”张相爷一边点头,一边提出他的看法

“我认为太子此时变法应该会着重于军事和军备方面,毕竟西夏的自李元昊因为得罪神灵,激起民怨,又父夺子妻导致太子宁令哥弑父。使得其族群没落,权力被外戚所夺,现在是梁氏太后掌权。可以使用计谋让西夏的小皇帝要求亲政借此族挑起内乱。趁此时机,重新起复狄青,富弼等人锻炼西军,增强战力,调新军北上趁金国占地不久,争取三到五年之内可以重夺燕云十六州。”

“对内朝堂之上除了处理蔡京一党,也要对世家门阀进行限制,比如北边的宇文阀,独孤阀,山西的数十家豪商,谨防他们与西夏蒙古互通有无,大开边市。此次三国分辽,有消息他们也参与其中。听说获利颇丰。

“官家宽仁,却不是他们能胡作非为的倚仗。”

突然一声声急哨响起,是张府聘请的各大镖局和府内高手定下的暗号,是有强敌登门。虽然只是几声之后就断了,但是来袭之人人数必定不是一个小数目连张府的应急措施放火已经开始燃烧。(张府并不偏僻。他们在一处府中空旷所在设置了军队所用的烽火装置,只要一点燃,火光冲天。到时不论府衙还是守备军队都会快速赶来救援)

张人凤立马站起,

“爹,你速速躲避,我去后宅将娘亲他们送入暗道躲起来。”

“好,人凤你自己小心,左右,走”

虽然事发突然,但是张海瑞与张人凤并无多少慌乱,行事毫不拖泥带水。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次来袭击的人员,行事风格极不正常,面对金银珠宝和貌美的婢女视而不见,只要是活人就杀,毫不留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