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弟子李祐拜见师父(2 / 2)

其实这样的对话,在这一年多里已经重复过了无数次了。

只不过李白清楚,眼前的这老翁乃是山中隐士,只不过上了年纪,又无人陪伴,这好不容易遇到个大活人,总得无话找话消遣寂寞。

所以李白也不愿其烦地回答着他的问题:“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不能告诉老丈,但我来此却是为了等人。”

“等人?”

老翁嗤笑道,“这深山老林里,除了我这孤家老人,以及你这不知是人是鬼的,还有谁会来?”

若是往日,李白定会回复他“不可说,不可说!”

可这次,李白却道:“我等的人来了,我也要离开了,怕是不能再陪老丈解闷了。”

“来了?”老翁诧异的看向上山唯一的路,什么也没发现。

就在老翁正准备笑骂李白又哄骗他时,一道人影出现在小路的尽头。

老翁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他揉了揉眼睛,发现确实有个人,身上似乎还背着个童子。

不但如此,山下还有许多带着刀兵的黑衣人追杀上来。

老翁见状大惊,连忙道:“小子,快随老夫跑,这些人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贼人,我们躲远些为好,免得被殃及池鱼。”

可老翁扭头却发现,李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起身往山下走去。

而且明明没走几步,竟已经出现在了山下,与那背着童子的人相遇。

急着逃命的老太监被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人吓了一跳,连忙闪躲,差点摔下山崖。

以他的修为,竟然没有发现这人是如何出现的。

“你是何人?为何拦我去路?”

老太监一边喝问,一边看着山下不断靠近的追兵,藏在身后的手开始蓄力防备,随时准备出击,尽可能做到一击毙命。

李祐则是在老太监背上瞪大眼睛看着李白。

李白笑而不答,而是反问道:“你身上的可是李唐后裔?”

此话一出,老太监便立刻把李白当成与后面追兵当成一伙的了,想都不想,直接一掌拍出,竟有恶鬼唳鸣之声。

李白却动也不动,只是静静地看着老太监的动作。

老太监惊恐地发现自己如何也不得寸进,甚至感觉自己全身已经凝固若石雕一般,不得动弹,仿佛呼吸也渐渐停滞。

反倒是他身后的李祐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噗!”

突然他全身的压力一松,他整个人摔倒在地,但依旧紧紧地护着身后的李祐,眼神环顾四周,寻找合适的逃路。

老太监恐惧地喝道:“我听不懂你是何意,我也不管阁下到底是谁,还请让个路,让我们祖孙俩过去。”

李白见老太监不答,便转而问李祐道:“小家伙,且告诉我你是何人?”

“孩儿莫与这怪人说话!”老太监怕李祐说漏了嘴,便立刻道。

李祐则是拍了拍老太监的肩膀道:“爷爷,放我下来吧,咱们歇会儿再走。”

老太监闻言自是不许,道:“孩儿莫闹,咱们还急着赶路呢。”

李祐道:“前后都有人,挺热闹的,咱们玩会儿再走吧。”

说着,李祐挣扎着从老太监背上下来,并且回答之前李白的话。

他说道:“你娘没有告诉你问别人名字之前要先说自己的名字吗?”

李白愕然,没想到这三岁孩童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可他又不得不承认这小子说得对。

于是,他只好重新问道:“本座李白,字太白,敢问阁下大名?”

“李白?字太白?李太白?”

李祐以为自己听错。

“不错,正是本座。”李白抚须傲然道。

李祐仍然不敢相信。

“你哄我,现是唐昭宗,不,已经是唐哀帝天佑三年了,李太白逝世于唐代宗上元三年。”

李祐前世最喜欢的诗人便是李白,所以对李白的生平也有过深入的了解,所以记得那个流星陨落的时间点。

李白不屑道:“哄你一小儿何益?”

可李祐见李白神情不似作假,于是又问道:

“你真是诗仙李白?写《蜀道难》的那个李白?写《将进酒》那个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是你写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写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也是你写的?”

“你真是杜甫口中那个‘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那个李白?”

不由得李白不吃惊,自己的诗连三岁孩童都如此娴熟?

于是乎,他更为傲然,仙气飘飘。

“诗仙吗?是!但人们更愿意称我为剑仙。”

“弟子李祐,拜见师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