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永定侯府加入(2 / 2)

“峰儿,你在侯府中的处境,为父知道,为父有愧于你母子二人,所以为父打算将这件事交给你自己去办,不仅你的几位兄长不会插手这件事,就连为父,也同样不会插手此事,一切由你说了算。如果办成了,这就是你的退路,就算你那几个兄长不孝,为父死后他们将你赶出侯府,可凭借着你跟这位秦王公子的交情,日后你的路,应当会好走一些。”

“父亲可是觉得,此人日后能够.......”

“只是觉得此人酷似先王罢了。”

卫峰大感震惊,对于卫冉来说,武王林哲是他此生最为敬重之人,卫冉平日里极少夸人,更不用说是将此人同武王相提并论。

看出卫峰眼中的震惊,卫冉只是笑了笑,解释道“为父并不是说这小子有武王当年的雄才大略,这小子才几岁,又怎么能同武王相提并论。为父说的酷似,只是因为这小子的演技,可是像极了年少时的武王。”

“演技?父亲何出此言?莫非此人刚才所说的都是妄言?”

“不,他说的都是真的,假的,是他为了秦国百姓那一跪。他那一跪,为的可不是秦国百姓,为的,是他自己啊。”

卫冉在看到林弘向自己下跪的那一刻,想起了数十年前的那个雨夜。

【殿下,您怎么在这,大王不是将您禁足于府内了吗?】

【还请卫将军助我,父王受那贱人蛊惑,竟打算将王位传给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后宫干政,我秦国万劫不复矣,还请卫将军为了大秦,为了大秦的百姓,随我杀进宫去。】

【殿下快快请起,我卫冉受不起如此大礼。若大王当真欲改立储君,为了我大秦,末将愿助殿下登上王位。】

那一夜,卫冉率领着驻扎在王城之外的数千士卒,一路杀至宫中。行至秦王寝宫,浑身是血的卫冉亲自守在殿外,看着一脸平静的林哲手持利剑,独自一人走进殿内。

卫冉并不知道殿内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林哲从殿内出来时,剑上沾满了血液。林哲一边若无其事地擦拭着剑上的鲜血,一边嘱咐卫冉放火烧掉这座寝宫。直至清晨,宫内的太监们才“发现”秦王寝宫着火,在扑灭火势之后,身为太子的林哲昭告天下,秦王寝宫当值太监玩忽职守,致使秦王寝宫着火,秦王最终葬身于火海之中,自己以储君身份,继承王位。

林弘今日为秦国百姓下跪的举动,在卫冉的眼中,与那晚林哲向其下跪的行为,何其的相似。在卫冉看来,这位弘公子从一进门开始,就在不断揣摩自己的心思,所作所为,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点头。不是个甘于平庸的角色啊,不过越是如此,卫冉就越是放心让卫峰跟在林弘的身边,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又岂会容许他人染指自己的利益呢。

回到四方酒馆的林弘,刚一下车,就见王世英也回到了酒馆,脸上有着止不住的笑意。虽然猜到王世英此行收获应当不小,可还是用眼神示意向自己走来的王世英先上楼再说,毕竟酒馆门口人多眼杂,自己的身份,越少人知道越好。

来到楼上坐下之后,王世英当即笑着对林弘说到“弘儿,舅父刚才已经去跟陇西李氏的人谈过了,原本他们还对舅父所说的话感到不屑,可当舅父将细盐拿出来的时候,你是没看到,李氏的那几个族人,眼睛都看直了,当即就答应了入伙的事,他们还怕你舅父反悔,逼着我先给他们签下一份协议保证此事一定让陇西李氏参与,这才放我回来。解气,解气啊,以往舅父同这等世家大族往来的时候,他们那一个不是眼睛长到脑袋顶上去了,今天送舅父离开的时候。一个个的出门相送,倒是让你舅父我好好体验了回世家大族的座上宾的待遇。”

“舅父,赚钱的事有谁有谁不喜欢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皆瞧不起商贾,可这世上最大的商贾,不就是列国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好啊,弘儿,你此话当真算得上是至理名言,舅父要将此话挂在这四方酒馆内,不,此话要写进我毕原王氏的祖训之中,好叫我王氏子弟知道,这天下,利字当头!”

林弘并没有阻止王世英的打算,虽然他说这两句话只是有感而发。可要真是能让这两句话流传天下,也未尝不可。一个能够扬名天下的人,办起事来可是要比一个不出名的王子要方便多了。

“舅父,有件事,您必须要尽早准备了。”

“何事?”

“毕原王氏跟永定侯府和陇西李氏比起来,还是差了点,方才在永定侯府,老侯爷跟我提及了此事,侄儿在老侯爷的面前也不好太过偏袒。因此,侄儿的意思是,舅父可以去联系一些信得过的,同王氏交好的氏族,让他们也参与进来,组成一个关中的地区的世家联盟。但是舅父切记,人数不可过多,三四家即可,且这些家族必须是同王氏旗鼓相当,甚至是稍逊于王氏。决不能找那些比王氏实力雄厚的,避免后面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王世英自然知道自己的家族之所以能够参与进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宴当中,全是因为自己的这个侄儿,对于他的要求,王世英自然是当场就答应了下来。此刻在王世英的心中,林弘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年方十五的童子,他是王氏一族未来能否挤进秦国最顶尖贵族圈子的希望所在。

“舅父,买卖细盐这么大的事,况且其中所涉及到的势力又不止毕原王氏一家,咱们总不能就打着毕原王氏名义去做,侄儿以为,咱们应当成立一家商会,以后不论是买卖细盐还是做其他的生意,通通以商会的名义去做,就算是同列国交易,有个统一的名号,也方便点。”

林弘这个成立商会的想法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他这一路上观察了城内那些大大小小的商铺所发现的。在这个时代,商人的交易大多都是单打独斗,每一家店铺往往都只有一个家族的人负责经营,就算是合作,也只是将所得利润进行划分而已,对外售卖的时候,打着的也是负责买卖家族的名号,合作的家族,一般不会买家所知。这就导致了在各个家族进行合作谈判的时候,往往分歧最大的是打着谁的名号来卖,而不是利润划分的多少。

毕竟顾客买东西先看的是质量,质量好了之后,他就会将这个卖家记在心中,对于这个卖家的其他货物自然也会生出三分好感,以后其他货物有需求的时候,买家就会想起之前自己买了某某家族的东西,物美价廉,这次就去看看他的这件货物是不是也那么物美价廉。

这一来二往,谁还记得住这件货物,其他家族也参与其中了,大家只会觉得这件货物是某某家族卖的,那就代表某某家族的东西都不错,至于你说那些合作的家族,不好意思,买家买的东西不是打着你们家族的名义,谁知道你们卖的怎么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