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配利益(1 / 2)

眼见自己的分析得到了自己老爹的认可,林弘知道自己全权掌管官营盐业的事还是有戏的,当即趁热打铁“儿臣推断,正是由于缺乏武将和贵族这两方的支持,父王才会在继位之后,多次颁布求贤令,打算借由他国士子的力量,同我秦国本土势力相抗衡。可外臣终究无法同本土的武将和贵族们互相抗衡,只因他们的根不在秦国,正是如此,他们才有着在秦国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说难听点,秦国不是他们的母国,推行改革也不过是为了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与抱负,纵使失败了,他们也不过是罢官,大不了再去他国将改革重头来过。”

眼见林淳听的频频点头,林弘继续着自己的分析“相比之下,武将和贵族们的家业大多就在秦国,他们与秦国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未必不希望秦国富强,可在他们的心中,秦国富强的前提是不能有损他们的利益,可这本就同改革互相矛盾。”

“哦?那你倒是说说,怎么个互相矛盾。”

“是。儿臣觉得,自古以来,凡是推行改革,无一不是因为国内贵族或者其他阶级霸占国家资源过多,以至于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激起民变。如果把我秦国的资源比作一锅肉汤,那么王族就是负责分汤的那把勺子,这锅肉汤里,谁能吃肉,谁能啃骨头,谁又只能喝带着油水的汤,这一切都应该由我林姓王族来决定。可现如今我秦国的这锅肉汤,不仅作为勺子的王族无法有效分配资源,连拿着碗的王公贵族们都敢把手伸到汤里捞肉吃了,他们不仅连骨头都不打算分给其他人,就连汤水都打算私吞。若真到了这般地步,秦国的百姓们如何不反?”

“肉汤么,这比喻倒也恰当,不过寡人倒是疑惑,为何在你眼中,这勺子是王族,而非国府。”

“父王,在儿臣看来,朝堂诸公同我林姓王族的关系,不过是一个手握数百亩田地的土财主同那些租借田地,年年都要上交粮食的佃农一样。无论经过数十年还是数百年,这田地还是会由财主的子孙后代继承,可这佃农换了一茬又一茬,几百年后是否还有子孙后代还说不定呢。秦国可以失去名臣良将,可秦国不能失去林姓王族,说白了,王族才是秦国最大的贵族,如果改革改到最后,连王族的地位都要丧失,那么改革也就没有推动的必要了。”话至此处,林弘一脸的平静,仿佛从他的嘴中说出来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尽管来自民主的后世,但林弘并不觉得自己在当下有什么传播自由的义务,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名王子,作为站在统治阶级最顶端的阶层,他的所作所为都不能脱离实际。后世没少有古穿爱好者,总是觉得自己如果回到古代,一定会推行君主立宪,自己就当个无为而治的君王,把国家大事交给大臣们,又或者自己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宰辅,就劝说皇帝集权多么多么坏,应当由百姓监督皇权云云,然后皇帝感激涕零的跪求百姓监督自己,以防权力失衡。

对于这些幻想,林弘表示,全部都是鬼扯淡!只有没经历过大权在握的人,才会搞权力下放那一套,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又有几人能心甘情愿的把权力交给大臣。在帝王眼中,没有人可以同他共享权力,纵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被自己的父亲幽禁在深宫到死都没能放出来的例子还少吗?

君不见万历首辅张居正把持朝政整整十年,一条鞭法给快要油尽灯枯的大明王朝强行续了一口命,可张居正一死,立刻便有言官弹劾。都说死者为大,何况是一个做了十年内阁首辅,功劳有目共睹的大臣,可万历皇帝定罪、抄家速度之快,简直就像是提前预谋好的一般。

张居正对年幼的万历皇帝要求极为严格,稍有错误便是训斥,或许在张居正看来这是一名合格的先生应当做到的事,可对于万历皇帝来说,这更多的像是一种羞辱,一种对于皇权的践踏,这也导致了张居正身死不过数日,便被万历皇帝抄家。心中若无怨恨,又何至于如此对待自己的恩师。

林弘从没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他只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即使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他人受到伤害,却也无法动摇他的决定。

“弘儿,这些话,对寡人说也就罢了,切莫传出去,与你不利。”林淳未曾料到,自己这个儿子不过年方十五,嘴里说出来的话竟如此令人发指,在他的心中,王族利益高于一切么?这种口吻,还有这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洞察力,倒是像极了他的祖父啊。一想起自己的父亲,林淳的心中五谷杂陈,自己的父王也是如此这般,在自己年幼之时便告诉自己,在秦国,除了林姓王族,没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文臣武将,王公贵族,不过是王权下的附着物罢了,什么时候王族觉得这些附着物开始影响到自己的时候,就会不留情面的将其剔除。

年幼的时候,自己总是觉得父王过于冷血,对所有人的生死都不在乎。因为不赞同这些观点,自己的这个太子之位几次出现动摇,连他自己都觉得总有一天,这个太子之位会被废掉,从而让给自己那几个同样冷漠到不近人情的兄弟手中。可直到最后,继承王位的是他,直到现在,他还记得武王临终前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不是寡人选择了你,而是秦国选择了你,未来的秦国,需要的是你。”

即使继承王位之后,他发现许多事情都与自己原先所设想的不同,可他依然不愿意自己变成自己的父王那般,他想靠自己的方式将秦国带向强大,他不希望走上他父王那条道路。

“儿臣遵旨。父王,如今的秦国,上上下下都被把持在王公贵族的手中,我秦国底层的百姓若不投靠这些世家大族,便永无出头之日。而外来士子,若不交好这些人,改革就无法在秦国的郡县推行。因此儿臣才希望插手此事,将盐业牢牢掌控在王族的手中,试想一下,卖盐为我秦国能带来多少财富,如果这些财富掌控在父王的手中,那么父王在秦国推行改革还会寸步难行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