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新行动之泥牛入海42(2 / 2)

尽管与日军脱离了接触,大队部仍然不敢大意,按照行军要求认真指定了打头阵的开路人员,指定了合适的断后部队,全部人马派发了对付各种毒虫、毒蜂、毒蛇、旱蚂蟥的药水。盘点全部弹药、物资后,对粮食、药品的使用也作出了合理安排。

不得了啦,拥有七百多人、三百多匹战马和驮骡的队伍,很快就惊醒了丛山,惊扰了动物世界的平静秩序。由于气息和体味太重,所吸引的不仅仅是一直紧盯着活物的蟒蛇、豺狼、老虎、金钱豹、龟纹豹,连微小的各种蚊虫和花苍蝇、旱蚂蟥们都纷纷受到了影响,从山脚盘旋着追到山头、从山头盘旋着追至山脚,从一片树叶跳跃至另外一片树叶,从一棵树跳跃到另外一棵树,随时调整着降落角度,一拥而上对猎物张开“血盆大口”。

感觉到一路上丛林中大大小小的饥渴眼睛,大队部连忙下了一道命令:要求三分之一的队员子弹上膛,随时准备应对胆敢发起攻击的动物。

发现有的大动物对人、畜靠得太近太危险,一个队员气不过对准一对大眼睛开了两枪,这个动物“嗖”一声飚往后面树林,血腥味立刻引发了周围几十个大、小动物的争食和打斗。

动物们的追击和跟踪好不容易停止了,连阴雨和无休止的雷暴雨又开始骚扰守备支队的队员们,即使不在意雨水的肆虐,小溪、小河、山沟沟的洪水暴涨也让人寸步难行,队员们只好寻找不高不矮的山地,尽快为人和马搭起一个个大草棚,设法燃起一堆堆篝火,煮饭、烤火、烤衣服,在原始森林中一驻就是七、八天。

因为完全不知道什么时间大雨才会停止?人员和骡马的给养就必须加以考虑了,大队部不得不派出一批身体好的队员,组成一个个小队,背着枪、带着长刀,专门大量搜集容易燃烧的木柴,尽可能为骡马割取可食的野草和树叶,为大队采摘野菜、野竹笋、野芭蕉树树干,当然也不会放过所有能够捕获的猎物。

反正无法行军,闲着也闲着,后勤排陈忠实排长找到了大队部:“给我五十个队员,要身强力壮的?”

参谋长知道陈忠实不会无的放矢、劳民伤财,仍然开玩笑道:“你可悠着点,找给养别累着、苦着队员们?”

陈排长带着这些队员下了山,由三分之一的人警戒,三分之二的人就地取材砍伐野竹,在湍急的河流边,扎成一个长而宽大的密实竹排。

这个竹排的功能并非用来航行或者摆渡,在陈忠实排长看中的地方,有一道上游稍高于下游的跌水坎,队员们把大竹筏安放于跌水坎之下,大部分队员又一起动手,使用数层大小鹅卵石和附近的树干树枝,简单封堵住大竹排旁边的河水。上游的大鱼、小鱼来到这个河段,都自然而然地顺着河水冲到了又长又宽的大竹排(我们家乡人称为“鱼坝”,其实它就是一个功能极好的接鱼竹排)上。

只要派几个队员前出一千五百米专门监视水情,派两、三个队员守住竹排鱼坝,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捡拾活蹦乱跳的小鱼或者大鱼,有时候几条鱼就可以装满一大筐,陈忠实排长不得不让人赶紧编了五、六十个结实竹筐用来周转运输,队员们的食谱上自然增加了大量新鲜美味的高蛋白物质。

因为数量充足,时间颇多,队员们一边聊大天,一边生方想法对付几种鱼的鱼肉,或烤、或烧、或煮,换着花样吃了一种又一种美食。

最后几天吃出经验来,在当前的野炊条件下,“煮”的最佳菜谱是:砍些小竹笋,先煮、漂一下去掉苦味,加点随身携带的酸腌菜或者酸味野果,以肥猪肉罐头代替油脂,放入适量盐巴,得到美味的竹笋煮鱼;“烧”的最佳菜谱是:不刮鱼鳞,在鱼肚子中填入盐巴、辣椒、野姜片、野芫荽叶、野花椒叶,裹上干净的红泥巴,放入火灰中,待时间差不多时,小心剥掉粘着鱼鳞、鱼皮的泥巴,得到亮晶晶而又白得诱人的纯净鱼肉;“烤”的最佳菜谱则是:从河滩上捡回一些薄而平的石片(板),置于碳火上,在平面洒一层盐粒,再放上鱼块或整条鱼,用不了多久时间,就可以得到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瘪得太多烟味的、不粘一点火灰的“石板煎鱼”。

在数十个轮流搬运和警戒的队员中,差不多每个队员都要争着当一段时间的捡鱼人,连李大队长都穿着蓑衣、戴着篾帽、卷着裤脚捡了两个小时,尽管守在鱼坝上捡鱼只是一种简单劳动,还是那句老话“吃鱼瘪得捉鱼好玩”。

与支队警卫中队和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分手之时,云焕大队长和袁宏伟参谋长交给李大队长等人一份缴获物的清单,虽然都知道捉鬼斩妖大队就是个大财主,不要白不要,李大队长仍然只是要了一半数量的日军指挥刀、十具掷弹筒、三挺重机枪、两门步兵炮,三十匹(在江边进攻日军时已经损失五匹)东洋大马和部分弹药。

云焕先生和袁宏伟先生可不管对方是必要的客气还是不必要的客气,拉着李大队长,在他的队伍里硬是塞进了五十匹驮骡,驮骡上的五十驮驮子里包括了十五挺轻机枪和一批弹药,包括了所缴获的全部九千克黄金、银钱,包括了一大半的西药、胶鞋、翻毛皮鞋、军毯、罐头、清酒、西洋酒,另外又专门附上了大队自己制作的五十驮单兵干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