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辈之殇(1 / 2)

每一代人对于创业都保持着一个高度的热情,好男儿有志保家卫国,为国流血流泪,在和平年代多是希望立业扬名,从小作坊到正规的公司,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但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在努力,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童年多是美好快乐的,有父辈的呵护,帮年少的心遮挡很多烦恼。这是八十年代末的村镇常见景象,房子多是一层的,用大石块整齐堆砌的房子里摆放着简单的家具,常会看见绿色的青苔,随着天气的好坏时浓时淡。做饭大部分是用柴火,周末常会看见小孩子捡树杆树枝,堆放在家里留着烧火。家门口高高低低不平的路,通往各家各户的农田,农忙时大家一般天不亮就起床劳作,忙忙碌碌一整天;农闲时也还是要来田间转转,像是离不开的家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村口的学校是家家户户的希望,家里有适龄的孩子就显得家里更重视一些,如果你不想干农活,大抵可以用我要写作业当一个不错的借口,大部分家长都会欣然接受。每当放学,孩子们走过田间的小路,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和谐又美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工业还不是很发达,大部分城市的制钢制铁造袜纺衣多是国有企业,也汇聚了很多当时最新的科技力量,有国家的后盾,最高端的人才那肯定是会流向这里。我们今天想说的是城市周边的小作坊,最早也最接近祖祖辈辈的手艺,含科技不高,却又饱含多少汗水而制造出来的东西。改革开发的春风吹醒了经济这个大潮,从东方之珠到广州的经济特区,有很多年轻人吆喝着要南下闯荡,南方城市的日新月异也带动越来越多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九十年代,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去大厂打工,而不再选择铁饭碗,也有一部分跟着风潮自己创业,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各种竞争更是越来越激烈,这些乡镇村庄也有一些年轻人,他们不想加入打工的大潮,想把自己的家乡建的更美,选择在家乡做一些事情。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小镇,略比村里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每到双数日子就有很多卖东西的,也有固定店面天天营业的,附近村里的人需要衣服了日用杂货了都会来这个小镇的街上买东西。这个镇有特色的就是主街上好几家五金批发铺,因为这里有小作坊在生产这些东西,附近的人有需要都会来这里买,时间长了也有一些外地的批发商来这里拿货。除了这条主街其它地方就跟村里一样,人们也还都有一些田地,该种地的时候种地,该忙其它事情的时候就忙其它事情,一点不耽误。

李卫华是东巷镇的普通一户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思杰高中考的不好,上了大专马上要毕业了,小儿子李思贤刚读高中,这小二倒是脑子好用,成绩也还可以,估计还可以读个二本,对于他们这些朴实的劳动人民,一本就是奢侈品。每当想到这时,李卫华的嘴角总会流出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像是自己最重大的任务就快要完成了,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李卫华除了日常跟老婆种地,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小绿龙头,那种表面涂有绿色油漆的,一个几块钱,然后装上把手一个个送去镇上的五金铺卖钱。这是个辛苦活,光化铁水这一项就已经是很热很累,烧好了铁水再一个个倒入小龙头模型里面,等着冷却成型。每次化完铁水已经浑身湿透,一天下来也就做个百十来个,但是这都是全家过日子的钱,不敢有丝毫马虎。现在这个绿皮的小龙头买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周边的村镇的人,再远那些个大城市听说都用什么大龙头了,这也是李卫华听别家出去打工的孩子说的,他想不出来大龙头是怎么做出来,至少他这种小作坊是操作不了的。

这天周六的下午,老大思杰回来了,一进门就喊:“妈,我回来了。”这位母亲一边擦着手一边从厨房灶台走出来,体型微胖,个子不高,在孩子的眼里是个和蔼的妈妈,不像爸爸平时话少,不是去隔壁的作坊屋,就是坐在床边缓缓休息,不过家里的大事都是这位老父亲说了算。思杰一进门就看见自己的父亲坐在吃饭桌那边喝茶水,大约还有等他回来的意思。

“爸,我们这个四月就去实习了,差不多就算毕业了,到时候六月底去学校领个毕业证就可以了。”思杰一看见他父亲就脱口而出。

李父一边喝水,一边不紧不慢的说:“打算去哪里实习啊?学校给安排还是自己去找啊?”

“老师说如果自己有好的就自己可以另外去实习,如果没有就统一安排。”思杰也喝了一口水,回答到。

孩子停顿了一下大约在想咱家估计也没有更好的实习机会,没有给父亲插话的机会,接着说:“我已经跟老师说好跟大伙去实习,听说是在夏市里面的一个大工厂。”

“好的,行,你去看看,到时候人家厂里要你留你就留下,没留下也没关系,现在工作比之前好找多了,咱们镇好几个小伙子都在外面打工。”李父和蔼地说。

过了一会,李父说:“听隔壁的张凯说,现在大城市都用大龙头了,也不知道咋做出来的,回头你去夏市实习的时候看能不能看见那龙头长啥样,回来跟爸爸说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