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跟着御史出巡(1 / 2)

许清,字致远,神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神威七年任招远县县令,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仅用三年便将一个原本贫穷混乱的偏远下县治理的井井有条。于光正元年右迁至云水县,现也已经快三年了。

云水县属中县,许清到任后延续之前县令的政策,修桥铺路,劝课农桑,打击盗匪,积极与山里的部族交好,使得百姓安宁,备受民间爱戴。

一日的黄昏时分,前番下船的主仆三人走到了云水县,递了帖子进去,不多时便见到许县令急急走出,将人迎到后堂,并大礼参拜道:“见过恩师。”

“致远免礼,为师在京中亦听闻云水县治县有方,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老者笑呵呵地扶起了许县令。

“恩师此番巡按地方,有用到学生的,在所不辞。”

两人入座,便也谈起公事。

老者叫唐邦华,现任都察院监察御史,为人正直不阿,备受百姓爱戴。

去年有百姓到京中敲了登闻鼓,说是时任工部侍郎蔡延儒治河时盘剥百姓,使得家破人亡,民不聊生。当时朝中关于如何处置此时,亦是争论许久,最后内阁仍决定压下此事。

御史台自是不允,弹劾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入宫中,却是泥牛入海,毫无动静。而过完年后,各监察御史便要出京,巡按地方,唐御史趁机请命,巡按江北承宣布政使司,朝廷自是允准。

其与许清是同乡,十二年前许清还是秀才,在唐邦华丁忧在家时,常常上门请教学问,故而以师礼待之。

这回到地方后,更是不拘一格,撇下随行的官吏护卫,仅带两名随从前来。

一路暗访各处,倒是颇有收获,不过由于自己的人手不足,故而转道前来云水,找自己的学生搬救兵了。

许县令之前就已经收到来信,自然是有准备,闻言便把李捕头唤来,对唐御史介绍道:“此乃我县衙捕头李杰,在探案缉拿上颇有手段,其人胆大心细,机智果敢,让他跟在恩师身边,学生也是放心的。”

李捕头上前见礼,心下也是暗暗激动,毕竟他在县衙任职已有二十年,若无人提携,便是一辈子在县中终老,大丈夫建功立业,便在今朝了。

“李捕头,麻烦你挑两三个好手,随我出行,若此番有所收货,本官定会给你等请功。”唐御史捋了捋胡子说道。

“遵命。”李捕头得令后,便出去忙活了。

刚巡街回来的刘景弘,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便被李捕头叫走了,同时还有阿六、大壮和刘益。

等李捕头吩咐下来后,几人才知道接下去要跟着个老先生,做随行保护,至于具体事宜,一概不说,只知道那老先生是县令的恩师。

于是便各自回家收拾,阿六到是简单,而刘景弘为了和阿芸交代清楚,搜肠刮肚地想了好几个说法,才让她勉强知道自己要出门。

同时和张婶打了招呼后,这才放下心来。

次日一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