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后家宴22(2 / 2)

顿了顿,何太后看了看皇帝,道:“孝灵皇帝若是能看见皇帝如今气度,也不会说皇帝轻佻无威仪了。”

何太后擦了擦眼泪,招呼皇帝吃饭。

“母后听说皇帝这几天都没怎么睡,好好吃一点,回去睡一觉,不要这么辛苦,有什么事情,交给外臣做就是了,用不着这么熬夜,身为皇帝,事事躬亲还要臣子做什么……”

“母后说的是。”

皇帝点头。

......

尚书台

“司州地方案比之事进行的如何?”

何颙率先开口。

卢植不在,何颙与尚书仆射共同秉政,皇帝不想在这时候调整尚书台的机构,也就没动这些个多余的人。

一是制衡,何颙如今风头正盛,又在进行裁官的事情,没人制衡还说不定他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仆射这个职位,正好给他上上保险。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皇帝可以欺,其他人也就可以欺。

何颙看到这一间台阁中,七八家不同派别的党人,颇为感觉头疼,偏生这些党人们还不大听使唤,经常往宫外传递一些消息,为何颙的行事大大增加了难度。

何颙也不知道这是皇帝有意还是无意为之,因此,只能默默接受。

西都最擅出人杰,为了入仕,投效名门也是正常,如杨氏杨彪,如今正是朝廷太中大夫职,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其实都不太关心皇帝的事,而是一心埋首当小透明。

何颙也理解,除了如自己一样的人需要在皇帝面前博功绩之外,这些人其实不用太多出场,他们只要安稳当好小透明就好了,一旦皇帝有处理不了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这群人。

这才是名望。

左民曹尚书闻言回话道:“此事颇为严重,不论是地方盗贼横行,还是民间隐户严重,司州的人口已经不足三百万,户数户仅四十余万户,较永寿二年比之,更如天壤之别。”

何颙闻言深吸一口气,道:“上表,立即上表,还有,勒令地方即刻还人口于朝廷,若是为皇帝陛下所知晓,你我都要自咎!”

然后立即让人召来卢植,杨彪,荀攸等人私下商议对策。

卢植刚从上林苑回来,还没歇口气呢,就被人找来了尚书台。

杨彪同样如此,太中大夫的职位向来清贵,也没有琐事需要劳烦这位杨氏的名望,因此日常也就是喝喝茶打发打发时间,反正皇帝不召,他也不急,他的消息,比皇帝都要快许多。

听到何颙请他尚书台议事,也不禁感到好笑。

但何颙乃是君子,素有名望,他也有交好之意,于是也晃着马车赶到尚书台。

待几人赶到尚书台,何颙已经在准备写奏疏了。

杨彪见此一把拦住了何颙。

何颙不满的抬头,待看清是杨彪等人之后立马喜笑颜开,让人搬来座次,将几人请入席中,这才一一说明如今情况。

这情况却听的众人纷纷皱眉不已。

杨彪先前阻拦何颙上奏,这时候裁开口解释道:“伯求此时上奏,岂不是授人把柄,一旦被劾,陛下所授裁官一事,伯求如何行事?”

何颙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主要要务其实是裁汰不良的官吏。

“请杨公教我。”

杨彪摇摇脑袋,也没想出主意来,还人的前提是有田,没有田地耕种,百姓宁愿当佃户,也不会跟朝廷干。

其次又是税赋,税赋过重,百姓活都活不下去,还干什么?

其三就是坞堡制度,这是家族能够自主,不依附朝廷的核心所在。

他家就是侵田隐户的大户,如何不知道这些人的手段,想让人家还田还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对朝廷失望的杨彪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叛自己的阶级的。

卢植点头,道:“文先所言无误,伯求还有要事在身,而今陛下时常召老夫讲述经义,弓马,此事当由老夫向陛下陈明,至于如何查明人口......”

卢植看向荀攸,“老夫可不敢言明,公达出身名儒之家,必知此事。”

荀攸点头,对三人拱手,“攸以为,难处有三,在官,在吏,在田。”

没有注意到杨彪复杂脸色的卢植抚掌笑道:“公达真贤士也,此言深得我心!”

何颙继续请教,荀攸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官,朝廷政令所出,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轻则破家,重则灭族;在吏,小吏凶猛,甚于官员,倍克于民,此之谓苛,在田,富者田连阡陌,难止兼并,贫者一旦有灾,只能买儿卖女,沦为奴婢佃户。”

何颙意识到荀攸的话太尖锐,于是轻咳一声,跳过话题,道:“那,如何让富户还民呢?”

荀攸没有纠结何颙的态度,他这话对朝廷的衮衮诸公而言,无异于是宗教里的异端,只是淡淡吐出六个字:“轻徭,薄赋,垦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