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敦煌边郡(二)(1 / 2)

张小乙随一众商人、货队向东门走去。

走到城下,张小乙才看到护城河确实已经干涸。深达三丈有余、阔达两丈的护城河,使得这城池更加易守难攻。看来,朝廷以敦煌郡作为后续经略西域的大本营,对敦煌郡的营造可谓不惜血本。

由于匈奴人已经被驱赶到大漠深处,西域诸小国只要脑子正常一点也自然对大汉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因此,守城士兵并未对进城的众人做过多盘问。众人很快过了城门关卡,来到了城门内侧的收税点。

城门税吏此刻已经忙活了起来,一边指挥着手下核查、记录货物种类、数量,一边计算着税额,身后并排立着三个巨大的陶罐,应该是用来装收缴的税钱的。有经验的商人已经自行计算出所需缴纳的税额,并提前准备好了税款。有的正拿着一大串五铢钱仔细数着;货物较多的商人,甚至直接拿出了一个金饼作为税款。这个时期流行的货币为五铢钱,金饼并不常见,一个金饼通常重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可值五铢钱五千枚,而这个时期买一只鸡只需要五铢钱二十枚。张小乙都看呆了,光税就要缴纳如此之高,这些商人一趟下来的利润更加难以估量。

张小乙仅一刀、一马,税吏见其并未携带货物,斥骂了一声,也并不阻拦,便放其进城。

进城以后,张小乙彻底叹服了,与城外的戈壁荒原相比,城内完全换了一个模样。只见城内行人熙熙攘攘,除了汉人面孔的商人,还有许多长着西域人面孔的商人来来往往,街道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有汉人开的,也有西域人开的,所售货物也是中西皆有。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骞。此时距离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归来已经过去十六年,距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过去五年。相比于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漫长曲折、九死一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河西走廊已归入汉朝版图,沿途顺利很多。西域各国看到不可一世的匈奴人被汉人打得远遁漠北,纷纷对这个上国使臣大献殷勤,安息国甚至组织了两万人的欢迎仪式。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带着一只多达三百人的大型使团,并携带了价值千万的金帛货物。西域诸国明显感觉到,相比于匈奴的野蛮残暴,汉朝则尽显大国风范,他们没有携带刀剑,而是带着财货,以示通好,于是西域各国也纷纷派使节朝觐汉朝。商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无论是汉朝商人还是西域商人,从中快速发现了商机。汉朝的商人给西域带去了丝绸、棉帛和瓷器,西域商人给汉朝带去了香料(胡椒、孜然、茴香)、葡萄酒、马匹、农作物(黄瓜、西瓜、葡萄、石榴、胡桃、胡萝卜等)、毛织品等。于是,以长安为起点,一路向西直抵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便建立了起来。各国商贾在丝绸之路上川流不息,东西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敦煌郡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自然成了各国商贾云集之地。张小乙沿街观赏着着边境重地的繁华,不知不觉间已近中午,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两边茶楼酒肆飘出的香味让他更加饥渴难耐。他现在全部身家,除了一把环首刀,一匹老马,还有身上这身麻布长袍以外,别无长物。

“填饱肚子要紧,把马鞍卖掉吧!”张小乙下定决心,取下马鞍小心擦拭一下,然后来到马市,走进了一家专营马匹装备的店铺。

“客官要看点什么,小店专营马具装备,件件都是上乘精品,连郡守大人所用马具都是小店供应!”店铺伙计见有客上门,连忙迎了上来,说着早已准备好的广告词。

“店家,小人初来敦煌,不想弄丢了盘缠包裹,想将随身坐骑马鞍寄存于贵店,换取些盘缠,万望行个方便!”张小乙搜肠刮肚,也学着咬文嚼字。

“寄存,客官不是要卖?”伙计反问。

“不卖不卖,小人此番来敦煌郡是为投奔叔父,叔父数年前来敦煌,专营药材生意。小人愿以一月为限,一月之内,若寻到我家叔父,小人即刻赎回马鞍,并多付一成利钱,如何?”张小乙为博取店家信任,只得信口胡诌。

“客官可去东市,据此并不远,东市有好几家当铺。”伙计没好气道。

“小人这马鞍非寻常百姓所用,乃长安“若卢”官家兵器工场打造。小人怕当铺不识货,保管不当,故来贵店。”张小乙继续胡诌。若卢为中央朝廷所设,是专门打造兵器护盾、铠甲装具的六大官营工厂之一,其所造器械多供应边军。张小乙搬出若卢的名头,无非是想卖个好价钱。

“敢问客官,可否告知此鞍的来历。”一直坐在柜台前的掌柜终于发话了,边说边走向马鞍,细细端详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