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当年那些事儿(2 / 2)

不是没道理的。

中午做的面条还有,炒个菜就好了。

说起八十年代,不少人以为是粗粮窝窝头,其实不然。

粗粮面窝窝头那是六十年代的东西,七十年代依旧以温饱为主,而到了八十年代,改开后除了一部分贫困山区,大部分地区的农民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高梁玉米那些东西,已经逐渐被人们抛弃。

别的地方不太清楚,QH县从七十年代就一直种小麦。

分田到户之后,基本上顿顿吃白面。

虽然物资还是短缺,没有多少油水。

但与六七十年代比起来,日子确实好过了许多。

家家户户养上一两头猪,每个月饭桌上总能见到几次荤腥的。

李存信炒了一个土豆丝,一个茄子炒辣子。

煮了三碗面条,就是一顿晚饭。

不算丰盛,但吃饱足够。

正刷锅呢,同族兄弟李存文过来了。

在门口探探头,问:“吃了没?”

“吃了。”

“先别洗了,去学校。”

“去学校干嘛?”

“还能干嘛,开大会呗!”

李存信愣了愣,这些记忆有点遥远。

他都快想不起来了。

去学校的路上,才一点点挖出一些不太美好的记忆。

大队小学是六十年代末办的,属于村办小学。

好像九十年代才改成了公办。

学校有个叫顾清荷的女老师,去年才分来的师范生。

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同在小学当老师的李成全。

这事没人敢管,学校是村办小学。

李成全又姓李。

李存信的印象里,那位顾清荷老师刚来的时候是个很阳光的姑娘,可是在学校造到不公平待遇后,就再没有抬过头,见了人都躲着走,然后就发生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事。

大概就是五月份,具体记不太清了。

某个早上,学校发现顾老师不见了。

于是组织人手去找,最后在青河下游捞出了尸体。

事情闹大,李成全被开除。

后来传出一些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是一场悲剧。

花儿般的年纪,不该就此凋谢。

对于李家来说,这也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而且李氏族人多少受到了影响,算是被牵连。

转着这些念头,李存信和李存文随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到了学校。

都是被李成全召集去学校开大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