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文姜出嫁(1 / 2)

除了高超的外交手段之外,齐僖公和他的父亲齐前庄公一样,有几个貌美的女儿,这就让他与诸侯联姻有了资本。

在齐鲁关系不断升温的时候,鲁国发生了政变,公元前712年,和齐僖公旗鼓相当的对手鲁隐公被野心家公子羽父(公子翚)干掉了,鲁允即位,后世称为鲁桓公。鲁桓公即位时大概十七八岁,还没有娶正式的夫人。

对于鲁桓公来说,他的政治根基很薄弱,再加上鲁隐公确实得到了国内、国际的认可,已经为鲁国取得了良好的局势,一时之间,鲁国很难忘掉失君之痛;所以桓公急切需要找到一个靠山,用来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对他来说,如果能拉到齐国的支援,对于鲁国将是很大的帮助;

鲁桓公三年,鲁桓公和齐僖公在赢地碰头商量联姻的事情。

齐僖公决定把女儿文姜嫁给他。

开始的时候,齐僖公为文姜选定的佳婿是郑国的太子忽。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左传.桓公六年》

齐僖公是相当有眼光,太子忽是当时国际上名声最显著的青年才俊,没有之一。齐僖公和郑庄公是多年的老朋友,双方的革命感情能够延续到下一辈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在齐僖公和世人看来,这绝对是天作之合,郑国和忽绝对没有拒绝的理由。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齐僖公的一番好意被公子忽干脆利索的拒绝了,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甚至给出了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左传.桓公六年》

意思是齐国是大邦,配不上。《诗经》中说靠自己就会多受福德,凡事靠自己。我并不想依靠大国。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齐大非偶”。

“齐大非偶”明显是客套。此时的郑国如日中天,齐国郑国国力差不多。

太子忽拒绝了文姜,后来就和陈桓公的女儿结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