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牧野之战(1 / 2)

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黎明时分,即是公元前1046年的正月二十日,这是通过文献中的星宿位置记录等信息考证出的,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具体的日期。

在黎明时分,天地间黑色的颗粒还在做着布朗运动,周武王、吕尚率领诸侯联军到达朝歌郊外70里处的牧野。

诸侯联军之所以在牧野这个地方停下,是因为商朝在这里布置了临时防线。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破敌,纣王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

大战一触即发,周武举行了誓师仪式。

在凛冽的寒风中,将士们肃穆而立,握着着冰冷的兵器,寂静无声。

周武王左手握着黄色的玉斧,右手拿着系有牦牛尾巴的白旗,站在战车上高声向全体将士致以亲切的问候:“从西方远道而来的将士们,走了这么远的路,辛苦了!”

随后,周武王又说道:“联盟各氏族的君主们,司徒、司马、司空等执事大臣们,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等指挥官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立起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

武王列举了纣王的罪状:没有主张只是听信妲己之言,废弃了祖宗的祭祀,仇视贤人能士,杀害无辜的王族兄弟,让一帮无能之人担任要职,胡作非为,致使我们的父老乡亲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

随后,武王又重申了战场纪律,行进中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顿队伍。作战中刺杀不超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然后停下来整顿。最后武王勉励将士们要像虎、豹、熊、罴那样勇猛,不要迎击向我们投降的人,否则就会遭到杀戮。

此时,天已经亮了,远方的商军阵形也显出了轮廓。本来斗志昂扬的将士们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商军,其会如林,虽然一时难以看出有多少人,但对方的强大阵容,多少还是让周武王联军军心动摇。这是天下共主的部队,多少年来东征西讨,早已经树立了赫赫威名。

这个时候,吕尚再次起到了力挽狂澜的关键作用。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郑玄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逸周书·卷四·克殷》也有吕尚与百夫致师的记载。

吕尚率百名精兵上前挑战,按照对等的原则,商军也派出同等数量的军士应战。结果很明显,商军败了。他们的“师尚父”没有让他们失望,再一次赢了。

吕尚的百夫致师行动探明了商朝军队的虚实,让商军几百年的荣耀顷刻间冰消瓦解,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快速镇住了场子。

诸侯联军士气大振。吕尚向向商军发起了冲击,大队人马紧随其后。

其会如林的商军,实际上就是病老虎。商纣王仓促之间调集的军队里,有大量的奴隶和战俘。商纣王担心他们不听话,就用亲信部队在后方督战,防止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的亲信部队,也是帝辛手中最后的底牌。

结果这些俘虏看到姜尚率领的敢死队勇猛而来,毫无斗志,前方奴隶和战俘慌不择路地往回跑,纣王的嫡系部队拦都拦不住。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后方的武士也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的人潮推动,于是就倒戈相向,乱打一气。

纣王对这种突发情况并无防备,商军的阵脚已经乱了,商军前线被突破。

本来纣王把这些奴隶、东夷俘虏放到车阵前当炮灰,以期消耗周军战斗力。反而成为了消耗自己力量的炮灰。

剩下的时间是周军的表演时间。武王趁机大举进攻,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周军奋力厮杀,吕尚更是在战场上勇不可当,据《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太公像一只雄鹰一样翱翔在牧野的战场之上。

商纣王的最后一道阵线很快就崩溃了,太阳还没升到天顶,主要的会战就已经结束了。一个早上就平定了一切。

人声鼎沸战场安静了下来,血流遍地,檀木车损坏的木头配件、矛和戈都飘了起来。

吕尚在牧野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他既发挥了牧野之战前的准备作用,从最基础的积蓄国力开始,到制定战略,又在战斗中发挥了“猛将兄”的作用。面对突发情况时,总能应对自如,形象点来说就是萧何的活他能干,张良的活他能干,韩信的活他能干,英布、樊哙的活他也能干。

吕尚通过一系列亮眼给的表现,解释了周文王有了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等,还要继续寻访人才的原因。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等人是人才,但不是那种战略型人才。

《逸周书·卷四·克殷》记载,大势已去纣王帝辛在士兵的保护下一路败逃,在甲子日的晚上逃到朝歌南郊的鹿台。对于商纣王来说,这场战争实在是输得太快,让他一天之间从天下共主变成了丧家之犬。

雄伟的宫殿、美丽的妲己、万人的敬仰都不再属于他。

他实在不能忍受,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他取来五枚珍贵的天智玉琰戴在脖子上,穿上了玉衣蔽体,然后就纵火自焚了,把自己作为祭品,献给了天。商朝正式灭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