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周的崛起和商的衰落: 世仇(1 / 2)

因为商朝是当时的天下共主,不仅占据着最肥沃的中原地区,还拥有着发达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是包括周在内的任何诸侯国(方国)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此时的商朝正处于武丁以来的全盛时期,是整个东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力量。《孟子·公孙丑上》评价:“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掌也。”司马迁《史记》记载:“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武丁得说,乃称高宗。”

如果说此时的商朝日后要被处在偏远地区的“小邦周”取代,不仅商人不信,周人也不信。

武丁时期,周人已经被商纳入到了自己的统治体系内。所以,对于这次周人的迁徙,商王朝做了一个顺水热情,给予承认,《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乙六年,豳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古公亶父之后,周人的首领叫做季历,季历是古公亶父幼子,他还有两个哥哥,历史上称为“太伯”、“虞仲”,都是贤德之人。单凭个人条件,他们每个人都能当周人的首领,但是季历有一样东西他们没有,一个好儿子。一个叫做“昌”的儿子。

古公亶父发出“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的感叹。能够继承他的志向,带领周人走向辉煌的那个孩子已经诞生了。

古公亶父相中了这个好孙子。如果不让季历当首领,以后昌能不能当上首领就存在很大的变数。

为了周人的前途,首领的位置就得给季历。

但他又担心无故弃长立幼会引起国家动乱,因此一直为立继承人的事情犹豫不决。

太伯和虞仲知道父亲的心意后,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便偷偷逃离周国来到东南方向的荆蛮地区,之后又按照当地习俗剪去长发,全身纹满刺身以示让位给弟弟季历。

季历成为了最有资格继承君主之位的人。古公亶父一天天衰老,他的孙子昌也一天天的长大。昌果然如他所愿,越来越像一个优秀的继承人,他很欣慰。

据历史学家司马迁考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止一次的和昌畅谈,他告诉昌,他们还缺乏一个真正能使周人真正崛起的人。他希望昌能够找到这样的一个人能带领周人走向巅峰。昌牢牢地记住了爷爷的话。

古公亶父去世后,季历当上首领,带领周国继续向前发展。

季历的主要政治生涯在于商王朝武乙、文丁(《史记》中的太丁)执政时期。

在此期间,强大的商朝开始走下坡路,各部落见商朝镇不住场子了,开始了此起彼伏的反叛,以东夷为甚。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淮、岱地区距离殷商核心区域非常近,可以说近在迟尺。实际上,商朝最后的灭亡和东夷有着紧密的联系,东夷几乎耗光了商朝的大部分国运。

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的外部矛盾,商朝最终决定扶持一个能够帮他独当一面的诸侯,周人最合适,在历史上,他们没有反叛过,而且实力尚可,不至于打不过别人还得去救援。

有了商朝的支持,季历开始放开手脚,四处征伐。首先

他率师伐程,占领了程地。

然后攻打义渠,俘虏了义渠的头目。然后他亲自去商朝都城报捷,并献上俘虏和战利品。季历这是在告诉商王和天下诸侯,他这是在在商朝的领导下进行的军事行动。

武乙还赐给季历十匹宝马、十车美玉和三十里肥沃的土地作为奖励。季历从殷都返回后,又进攻鬼方,俘获了二十多个狄王。

就在这次胜利后不久,武乙被雷劈死了。

总体来说,在武乙时期,商、周之间的关系不错。

武乙死后,商朝的君主是文丁,文丁是武乙之子。

文丁即位不久,就命季历征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燕京之戎,这次,季历栽了个大跟头大败而归。

这种局面,也是文丁愿意看到的。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受伤的那个不必说,就是获胜的那个,也已经筋疲力尽,容易收拾了。

没想到季历从摔倒就从哪站起来,时隔不久。季历重整旗鼓,打败了余无之戎。估计是燕京之戎见季历来者不善,提前溜了,最后是余无之戎承担了季历复仇的铁锤。

文丁很是高兴,经常给予赏赐褒奖,并封季历为“牧师”,这个“牧师”可不是西方基督教中那种脖子上带着十字架的宗教人员,而是军职。大概类似于明朝的“督师”,都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师”字。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管理军队的人。

季历有了“牧师”的封号,可以更名正言顺地进行征伐。

这是继周人数百年前获得“农师”封号之后,再次获得的中央王朝的封号。殊不知,这样的殊荣之后,却深藏着一丝杀机和敬畏之心。

周人连战连胜,已经超过了商王国的预期,文丁不高兴了。

文丁发现,季历在搞定了西边的戎人之后,把几乎把影响力扩散到了余无,为余无这个地方,靠近殷商都城安阳。只有一山之隔。也就是说,如果季历愿意,他可以带着兵马翻过大山抵达安阳,给商朝的统治中心致命一击。

文丁还发现,周人的都城越来越往东了,季历在之前灭掉的程国旧城(程邑)基础上营造了一座新城作为周人的都城,程邑位于今天的咸阳境内。

没想到季历这么猛,战争反而滋养了周国。周人通过战争,俘获了很多物资与人口,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