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碧海浪奇!(2 / 2)

从未破墙来

缘下一松子

逢日终会开

这首诗以佛门修行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缘和修行的思考和期待。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三十年来一直在佛门修行,从未破墙来,表达了对修行的专注和坚持。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缘的期待,以一颗松子作为比喻,暗示着希望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能够得到佛缘的开启和启示。

整首诗以佛门修行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缘和修行的思考和期待。诗人描述了自己长期的修行和对佛缘的渴望,以松子的开放来象征佛缘的启示和开启。通过修行和对佛缘的期待,诗人表达了对心灵的追求和对解脱的渴望。

幽客

飞花昨夜共君旁

离梦今宵又何方

故国千里无幽客

一城风雨自然凉

这首诗以描述一个幽居者的境况,表达了对故国和孤独的感慨。诗人以飞花落在共君旁来形容昨夜的情景,暗示了与他人的共鸣和共同经历。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离梦的今夜将去何方,表达了幽居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未知的迷茫。之后的两句表达了在故国千里之外,没有幽居者的存在,突出了他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最后一句表达了一城风雨的凉爽,可能暗示了幽居者内心的冷漠和淡然。

整首诗通过对飞花、离梦和故国的描述,表达了幽居者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中描绘了幽居者与他人的分离和与世隔绝的状态,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冷漠。

嗔龙

云涌飞龙啸

波倾万里涛

一怒嗔三界

清风断河桥

首先,诗中的“云涌飞龙啸”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景象,暗示着一条威武的龙从云层中飞腾而起,发出震天的龙吟。这一句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

接着,“波倾万里涛”这句则通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波浪的巨大力量表达得极为夸张和震撼。这里的“波倾”暗示着海浪汹涌澎湃,仿佛能够倾覆整个海洋,形容了一种无比猛烈的气势。

“一怒嗔三界”则表现出龙的威严和愤怒。它传递出一种能够横扫三界的力量和决心,体现了龙的霸气和威武。

最后一句“清风断河桥”以寓意深远的方式,通过清风来暗示龙的力量之强大。清风一过,河桥竟被断裂,表达了龙的神奇力量和威力。

真心不觅

万里黄沙沉梦雁

十年风雨渡流年

一朝觅得真心在

不往三界火宅安

首句“万里黄沙沉梦雁“描绘了广袤的黄沙之地,梦中的雁在其中沉没。通过黄沙和梦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一种迷失与沉寂的状态。接着,“十年风雨渡流年“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经历的困苦与磨难,这十年间似乎是在风雨中度过的。

然而,诗中的转折出现在“一朝觅得真心在“这句。这里,诗人宣告他终于在某个时刻找到了真心的存在,找到了真正的情感寄托。这一句话给人一种希望和温暖的感觉。

最后一句“不往三界火宅安“表达了作者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将心思放在真心之上,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定。“三界“可以理解为人间纷扰的尘世,而“火宅“则是喧嚣和烦忧的象征。通过“不往三界火宅安“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和真心寄托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黄沙、梦雁、风雨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困顿与苦难。而“一朝觅得真心在“以及“不往三界火宅安“则展现了诗人的成长和对于内心真实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深思和感动。

小禅诗

心若不求,何苦之有。

玉若不全,何苦其圆。

这首诗简洁明了,作者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表达出一种禅宗思想的观念,以及对于内心平静和完整的追求。

首句“心若不求,何苦之有“传达了一种禅宗的理念。诗人在此表达了一个观念,即心灵若不追求和欲望,就不会有痛苦之事。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内心的安宁和舍弃欲望的态度。它呼应了禅宗的观点,认为心灵的平静和解脱来自于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接下来的一句“玉若不全,何苦其圆“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玉石是圆润光滑的,但如果有一块瑕疵或缺陷,那么它就不再完整和圆满。通过对玉石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的内心完整性和圆满的追求。与首句相呼应,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完整和和谐,以及对于内心纯净和完美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使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于内心平静和完整的追求。诗人借助禅宗的思想,表达了对于欲望的超越和对于内心的净化的追求。这首诗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思考和反思的空间,引发了对于内心平静与完整的思考。

小禅诗

六根如锁,自缚娑婆。

吾乘三昧,欲证弥陀。

这首诗凝练地表达了一种佛教修行的观念,以及对于超脱尘世和寻求救度的追求。

首句“六根如锁,自缚娑婆“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即人类感官的来源。而“娑婆“则代表了尘世、纷扰和苦难。通过将“六根“比喻为锁,并形容为自缚娑婆,诗人表达了人们沉迷于感官世界的束缚和纷扰,以及对于寻求解脱的渴望。

接下来的一句“吾乘三昧,欲证弥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寻求救度的追求。“三昧“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境界,表示心境的深入和定静。诗人表明自己乘着三昧的境地,希望能证悟或体验到弥陀佛的存在。这句话传递了对于超脱凡尘和寻求救度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解脱和追求真理的追寻。

整首诗运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于感官世界的束缚和对于解脱的渴望。诗人以修行的境界和对于弥陀佛的追求,表达了对于超脱尘世和追求真理的追寻。这首诗引发了对于人生意义和内心解脱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和冥想的氛围。

小禅诗

挂碍其生,心不必宁。

放下如水,自在独行。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中放下执著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心灵的自在与宁静来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自由。

首句“挂碍其生,心不必宁“以直接明了的方式表达了执著和困扰对于生命所带来的阻碍。“挂碍“指的是执著、牵绊和纠缠,诗人通过将其比喻为生命中的负担和困扰,强调了执著心对于内心的困扰和不安。“心不必宁“则表达了内心的不平静,强调了在执著的束缚下,内心无法得到真正的宁静和解脱。

接下来的一句“放下如水,自在独行“则传递出一种放松执著的观念。通过比喻,诗人将放下执著比喻为水的流动,表达了放下执著的灵活和自由。“自在独行“则强调了内心的自在和独立,不受外界束缚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悟者通过放下执著,达到内心的自在和解脱。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比喻和对比,传达了禅宗思想中放下执著的观念。诗人表达了对于执著带来的困扰和束缚的认识,并提出通过放下执著来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自在。这首诗启示了读者思考内心的困扰和寻求解脱的路径,引发了对于内心自由和宁静的思考。

72吾有佳人

吾有佳人,华玉其肤。

修竹其骨,夜伴星途。

辗转及舍,提笔为书。

共此长夜,旧梦轻拂。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丽女子的赞美,以及她与诗人共度的夜晚和情感交融的场景。

首句“吾有佳人,华玉其肤“直接而贴切地描绘了诗人所赞美的女子的美丽。通过将她的肌肤比喻为华丽的玉石,诗人展现了她的容貌之美。这种形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婉约而妩媚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想象出女子的美态。

接下来的一句“修竹其骨,夜伴星途“则将女子的气质与自然界中的元素相联系。“修竹“象征了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而“夜伴星途“则暗示了她与诗人一起共度夜晚,仿佛星光伴随着他们的步伐。这句诗将女子与自然、宇宙相融合,传达出一种浪漫而神秘的气息。

随后的两句“辗转及舍,提笔为书。共此长夜,旧梦轻拂“表达了诗人与女子在长夜中的相伴和情感。“辗转及舍“暗示了诗人与女子相伴的情景,“提笔为书“则表明诗人将这段经历书写下来。“共此长夜“强调了诗人与女子共度的时间的长久,“旧梦轻拂“传递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情感的轻柔。

整首诗以细腻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绘女子的美貌、与自然和宇宙的联系,以及诗人与女子共度的夜晚和情感,营造了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这首诗引发了读者对于美丽、爱情和回忆的思考,给人一种深情而留恋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