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投身军伍,天外来客(1 / 2)

回家之后,徐华当着父母的面填写了大学的志愿——军事指挥专业,对此徐远父母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们早已看出自己的孩子的内心真正夙愿。

战俘营居民点是一座石质的城池,由于缺乏金属冶炼工业,这里的建筑都很原始,靠着星球涌上地表的热量,居民们能够简单地维持生存。

刘天明也开启了他的工业建设,在最高委员会上,‘发电机行动’正式通过,由于天空上有九颗卫星在不断巡视,战俘营不得不将工厂搬到在地下100多米深的地方。

一晃就是五年,在这五年里,战俘营掀起工业建设的高潮,完成了基础工业规划的要求,建立了一大批的现代化地下工厂,囊括了金属冶炼,生物科技,兵工厂等重要行业。战俘营的地质勘探队探索了周边将近千米的范围。

启明星119年,第一台履带式雪地车正式下线,这种雪地车采用了粒子发动机,最大车速400千米每小时。

雪地车让战俘营的探索范围扩大数倍,在勘探队的努力下这里发现了一个储量很大的‘紫能晶’矿脉,这了不起眼矿石是一位迷路的队员在夜间为躲避风雪而钻入一个山洞发现。

这种外表紫色,在夜间发光的矿石引起了他的兴趣,打开仪器检测准备扫描时,发现这种紫色晶石居然对一切金属材质的仪器发生排斥作用。

摘下其中的一块‘紫能晶’作为矿物标本,这名队员在天明后终于遇到寻找他的救援人员,他将这种奇特矿石交给地质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通过连续攻关,发现这种矿石居然有反重力效应。

在科技人员为新发现而激动时,徐华已经从柔弱儿童变成一位英俊的少年,四年的军事学习生涯让他得到强壮的体魄和理慧的头脑,果敢坚毅的性格。

这天夜里,徐华与几名安保人员乘着雪地车保护勘探队前往三千多公里的一个探测点。夜色加上风雪给了战俘营最好的伪装,波米亚帝国的九颗卫星也无法在天气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观察地表的情况。

从天空上看,整颗星球一进入夜间大多时候狂风大作,漫天的雪花撒向大地。徐华坐在车队的头车上,开车的是一位健谈的中年大叔,他和韩一笑分享者地质勘探队的许多过往故事。

从初代地质队的一名年轻队员为保护研究人员手工拼凑的简易仪器而掉进冰窟窿里,再没有出来的悲壮到后来‘紫能晶’发现的欣喜。

徐华听着这位大叔的生动描述,不觉间犹如身临其境。他为地质勘探队遭遇的危险而揪心,也为勘探队的成功而喜悦。

雪地车上一位队员笑着打趣这:“老韩,你这又开始给我们的安保小队长讲课啦。”

那老叶明显不以为然,辩解说:“这些刚来的小伙子们,我怕他们夜里容易瞌睡,这才和他们嚼嚼陈年往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徐华则心想:这些身在地狱却心向阳光的先烈实在是可爱的一群人。若是日后,函夏地球文明重新屹立这片星空时,必须把这段历史告诉世人。

车队缓缓地向前挪动,得益于徐华母亲领导的战俘营物理研究院科技团队设计的粒子发动机超强稳定性,车队在车载仪器帮助下,队伍整体保持出发时的队形。

在距离目标位置几百公里时,车队前方出现一个黑影,徐华首先发现了这个莫名闯进的黑点。

他打开无线电通知车队变形,保持防御姿态。勘探队员被集中到中央的雪地突击车,安保小队的武装车辆则分布在四周保持警戒。

“A队雪貂李兴,金雕周磊和我一起去搜索前方敌情。”,徐华在无线电内呼叫几名小队成员,李兴和周磊是安保队伍里潜伏和侦查的老手。

换上雪白的防红外极地服,徐华三人整理完装备后,开始呈人字形向前搜索。

三人中,以徐华打头阵,他和李兴负责前出作为观察手,而周磊负责狙击。

周磊手持的是一把贝塔一型狙击步枪,这是一款大功率激光武器,能够轻松穿透小型装甲车辆和波米亚单兵武装机器人的防护,在战俘营的兵工厂建立后,紧急造出了三十多把分发给最优秀的狙击手。

无线电保持一阵沉默后传来徐华的声音:“安全”,周磊持枪开始前移朝他们汇合,待他到达后,徐华与李兴接着出发。

这样搜索了一千多米后,徐华看见那个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这是一款没有任何标识的侦查机器人。

机器人头顶上有几款光学仪器,能量扫描装置,并配有微型天线,手里有一把小型激光手枪作为防护。

机器人边行走边扫描四周,它似乎也发现了徐华所在的车队,头上的仪器指示灯将要打开工作的一刻,韩一笑在无线电里喊道:“金雕,金雕,立即开火打掉机器人的通讯设备!”

一道白色的光茫划破漆黑苍茫的四野,机器人头部的仪器直接融化化为金属汁水。徐华则在下达射击命令的同时,他与李兴一起瞄准机器人的双腿,三道光茫先后而至,机器人的双腿也被瘫痪。

无需命令,李兴将机器人手上的小型激光手枪击毁后,两人等待一段时间后,才上前查看机器人的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