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2 / 2)

郭蓉满怀欣慰地说:“没错,华夏之邦,母星所在。”

很快,战俘营里传开了这个婴孩诞生的消息,每次战俘营有新生儿,战俘们都将这天称为‘复活日’,只有这天,他们这些战俘们才看到自己的力量在壮大。

波米亚帝国对战俘营的管理很残酷,战俘所在的星球为一颗莽荒星球,这里长年积雪,昼夜温差有40多度。帝国的内政部长安东尼.巴泽尔对外宣称:“这些帝国境内的臭虫不应该放进监狱,因为帝国的监狱对这些臭虫来说都是天堂,帝国的每一个金元都不该花在这些臭虫身上。”

于是四次大战及后续抓获的抵抗组织成员都被投放到四座无人莽荒星球。徐华的父母便是送到这帝国远东的莽荒星球。在帝国的行政版图中,这颗星球被称为‘罪孽星’。

初代战俘们通过双手与智慧开辟了适宜生活的环境,他们找到星球地热效应强的区域搭建居民点。帝国的飞船不会到达这里,这里是被遗忘的世界。

一晃就是十二年,在战俘营的学校里,徐华接受了完整的基础教育,在得知自己的过去后,他从小便萌生了一个想法: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变这些战俘们的命运,要他们呼吸自由的空气。

进入中学后,徐华开始涉猎科学,政治,法律等知识,得益于父母的良好教育,他直接被报送至大学学习。

今天是填报志愿的日子,一阵激烈的争论声表明父母因为他的志愿而发生分歧。

“小华应该选择物理学,要知道物理学是人类进步的根源,认识了解世界的窗口。人类的哪次工业革命没有物理学作为基础。”,郭蓉身为物理学教授极力主张儿子去学习物理,继承自己的衣钵。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在战俘营里,没有研发条件,物理能够改变我们这些战俘的处境吗?只有学习历史,才能够让战俘们的新生代能够了解自己来自哪里,进而为自身的自由而奋斗。”,徐远不服气地反驳道,他认为妻子的想法过于理想化。

战俘营的大学里,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在进入战俘营前,战俘们的财务和贵重私人物品都被截留,外界没有飞船往来。战俘营所在的星球四周有九颗卫星监视着地面上的一举一动,要想在这可星球发展科学,建立工厂似乎已经成为不可能。

“爸,妈,你们为什么不问下我的意见?”,徐华见两人没有停止争论,只能心平气和地问。

“哦?小华,你自己是什么决定呢?”,徐远停止了与妻子的争论,他希冀地望着徐华。

“我认为要想改变我们新世界遗民的命运应该是拿起武器反抗到底,而帝国的战争能力很强,我看过我们与帝国的四次战争史,这里面固然有力量差距因素造成失败,但其实获胜或者至少不败的希望。”,徐华没有直接道明自己的心中所想,而是直接讲起四次战争。

徐远夫妇示意儿子继续说下去,徐华则开始娓娓道来。

半小时后,徐华将战争的来龙去脉,双方力量对比,战术战略等做了一番详尽的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这本是一场至少不败的战争。

听了徐华的阐述,徐远激动地站起来,他高兴地看着徐华说:“新世界的失败历史让人们伤心欲绝,虽然有过战后总结,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从军事角度将这四场重要战役总结的如此到位。”

他拿起衣服,打开家门,穿着防寒服冒着外面的大雪前往离家十多里的吴宪家,吴宪已经一百二十余岁,这在人类生物科技进步后,人类寿命增加到200岁,120多岁只能算是壮年。

吴宪原本是第三次战役的战俘,他在战争中担任的职务是侧卫舰队司令。

徐远敲着吴宪的家门,吴宪的妻子接待了他,吴宪带着战俘营护卫队在居民点附近巡逻,并没有回来。

等了一个多小时后,门声再次响起,徐远站起身来,将自己这位忘年交拉进物理来,吴宪的夫人则为两人端来热水。

“小徐,你怎么这么晚还待在我家?”,吴宪满脸花白的胡须,他进屋后放下手里的简易激光武器。

徐远将小徐华说的话复述了一次,吴宪听了后,长久未语。他只是深深长叹一声:“若早生一百多年,新世界政府或许真的不会分崩离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