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相互欣赏(1 / 2)

见朱辰望向老者,刘管家立即介绍道,“公子,这位便是负责启蒙授课的徐夫子。”

朱辰默默点头,起身拱手,“朱辰,见过徐夫子。”

老者亦回礼,“讲师徐梓才,见过朱公子。”

语毕,二人互相打量着对方。

朱辰眼中,老者身形清瘦挺拔,精气神十足,是个干实事的人。

老者眼中,朱辰眼神坚毅,气宇轩昂,胸有静气。整个人沉稳大方,是个能力出众之人。

收回目光,老者向刘管家拱手贺喜,“刘兄,朱公子果如你所说及冠而醒,如今夙愿得偿,可喜可贺啊。”

刘管家这几日最喜欢听的话,就是别人恭贺自家公子醒来,当下笑着回应,“多谢夫子挂怀,这几日确实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几天。”

被刘管家的状态感染,徐梓才也爽朗的笑了起来,堂间的气氛融洽。

“爷爷,在干什么啊,这么热闹?”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走入堂中,好奇的问道。

随着靠近,被徐梓才挡住的俊朗面孔映入少女明眸,“哇,财神爷醒啦!”

财神爷?这又是什么称呼?

朱辰已经麻木,不想再去多想。

“韵儿,不得无礼。”老者扭头,语气严厉。

“好啦好啦,消消气啦爷爷,我这不是被朱公子的变化给惊到了嘛,情有可原啦。”少女也不惧怕,落落大方的给自己的爷爷捋着后背,帮其顺气。

“好了好了,快去帮我把案台整理一下吧。”老者无奈,似是已经习惯了少女的慧黠。

“让公子见笑了,我这孙女的性格,实在是过于开朗了。”

朱辰却感觉少女的性格很好,年轻人嘛,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活力。

明末江南经济发达,有不少人家愿意让家中的女子也去读书学习,朱辰感觉这种风气值得鼓励。

“夫子不必多虑,开朗者有容。有容,德乃大,德者有才。由此可见性格开朗并非什么坏事。令孙女能有这样的性格,夫子应该高兴才是。”朱辰笑答,言语中对老者的孙女表示出赞赏。

听闻朱辰言语,在案旁放置书籍的少女抬起了头,秀美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哦?吾听公子所言,似乎对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不太认同。”老者语气亦有惊讶。

现如今江南之地虽不反对女子读书学习,但在这个时代,大家闺秀仍是女子主流。多数人仍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自是不认同,我虽不知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何人所说,但我知有一典故名为孟母三迁。”

朱辰正色说道,“孟母若无才,焉知三迁择邻处?”

“若孟母无才,何来孟子之才?”

众人闻言,皆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没想到朱辰只是说出一则典故,便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断给彻底否定。

仅仅四个字,便能将那些腐儒的嘴巴给堵的死死的。

对方要是仍然坚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断,那将亚圣孟子的母亲置于何地?

要知道孩童启蒙的三字经中,可有昔孟母,择邻处的文段啊。

就那帮腐儒的德行,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诋毁孟子的母亲吗?

什么是一针见血,朱公子的言论,就是一针见血,见血封喉的见血!

徐梓才一脸感慨,抚须赞道,“公子的看法,倒是与冯梦龙冯子犹的看法一致。只不过冯子犹的驳论比之公子,却显得力道不足。”

朱辰闻言好奇,这个冯子犹是何人?思想倒是不迂腐,当即问道,“夫子,此话怎讲?”

徐梓才回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华亭陈氏的《安得长者言》。”

“原话乃是儒士陈继儒所说的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此话被当代大部分儒士所认同,但也有人反对。”

“冯子犹便是其中之一,他曾言: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则懵,无才而可以为德,则天下懵妇人,毋乃皆德类也乎?辟之日月;男,日也;女,月也。日光而月借,妻所以齐也;日殁而月代,妇所以辅也。此亦日月之智,日月之才也!”

朱辰明白了此话的意思:才德是共存的,妇人无才便会懵懂无知,所以无才便不会有德;女性的德是对男性道德的补充,犹如月亮对于太阳的补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