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那些饥饿的孩子(1 / 2)

晚上,晏家的祠堂里。这里,摆放着列祖列宗的牌位

因为晏青屡次犯错,这里也成了父子两人的商议之地。

“爹,晏海怎么不在家?”

“他是你大哥,晏青你还懂不懂点纲常伦理?”

“哦,我大哥怎么不在家?”

“他去送艾家人回家了。”

“晏海看上去长得人模狗样的,干起事情来不咋滴阿。”

“你大哥有你大哥的追求,读书考举人,当官,那才是正途。”

“明年,米脂县最少有三波起义,他们第一件事就是杀知县。”

“哼,你大哥以后可不一定当一名知县,说不定当一名知州也是有可能。你看今天陈瑞芝多威风,你爹我见了他都得恭敬的喊一声上官。”

“老晏,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五波起义都在绥德州内发生,他能舒服的穿着官服?几个月内就被革职罢官了....现在不过是,秋后的蚂蚱罢了。”

从五品的绥德州知州竟然是个蚂蚱?那他这个七品官是个什么?

“榆林可是九边重镇,这里有多少个卫所,难道还能让他们造反成功?”

“万历年间就开始欠饷,当兵的吃不上饭了,起义军里就有军户。”

晏子宾听闻,叹了一口气,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地方上有艾诏这种乡绅氏族吸血,卫所里有军官、监军克扣军饷。

晏青继续说道:“而且不到两个月建奴入关,袁崇焕得死。”

“不可能!“

晏子宾直接坐起身来。

如果只是起义军,还是有能力对付的,现在加上建奴。

内忧外患。

如果说起义军是被逼无奈的饿的想找口饭吃,那么建奴就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掠夺,所过之处,哀嚎遍野,不仅抢夺财物,连人也像牲畜一样掠去。

不论是后金入关,还是袁崇焕死,这对大明朝来说都是一件惊天大事。

建奴与明朝的战役中,宁锦大捷是少有的胜利。

袁崇焕被启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利用宁远和锦州两座城池的坚固,击退建奴,使建奴死伤无数。

“有宁锦防线,那建奴是如何入关?”

“从龙井关、大安口入关。”

晏子宾沉吟起来,这确有可能,建奴也不是傻子,既然关宁防线攻不破那就绕道。

远有外忧,近有内患。

晏青接着说道:“而且过两年晋商,甚至会亲自领他们入关劫掠,但时候可就到了我们家门口。”

这完全有可能。

晏子宾皱起眉头,问道:“晏青你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增设民兵,扩增学社,免除私租,开仓放粮。”

晏子宾的担忧的说道:“如果开仓放粮,明年的赋税谁来交?知县大老爷还当不当了?一闹饥荒就放粮,你也说过陕西还要大旱几年,那以后种地的灾民不都得跟着学?谁还老老实实种地?”

“人家种地的人才没你们这种心思呢。种地吃粮,当兵拿饷,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种地吃不上粮食,当兵不发军饷,在现在反而习以为常?”

不得不承认,晏青说的对。

晏子宾老脸一红:“陕西全境没有一个县减免赋税,相反加派还越来越多,咱可不能当出头鸟。”

晏青一摆手:“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自己选吧。”

看着晏青一副败家模样,晏子宾一阵烦躁:“那你说说你今天为了一个女子得罪艾举人,这件事你做得对吗啊?”

“老爹,现在不得罪他什么时候得罪他?等着他被起义军放血的时候,再去得罪他还来得及吗。”

“好吧好吧,容我想想。”

晏子宾在祠堂里来回踱步。

第二天,晏子宾只同意了其中的两件事就是扩增民兵,扩增学社。

并且这两件事都交给晏青去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