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亩玉米地(2 / 2)

并且带着手里的一个玉米,一同穿越到了明朝,也叫晏青,并且是知县晏子宾的儿子。

虽然是二房庶出的孩子,但仍然是一名官二代!

谁还能取笑他?

来到古代,哪一点最讨厌。

就是三妻四妾!

这么讨厌的事,怎么着也要尝试一下。

就在他以为人生要起飞的时候。

才知道,这里是崇祯元年,米脂县!

天塌了!

天气已经开始大旱,这里是李自成的故乡,张献忠在这里起义,明军过来剿贼杀良冒功,在这里,将会一波一波的被收割。

高迎祥已经陕西西安起事了。

晏青的生父晏子宾,作为知县,更是起义军的靶子,起事之前,先杀知县明志。

他是一个二房出身,庶出。

实际上的晏氏家族的继承,和他没什么太大关系。

就连平时读书,晏子宾的大儿子,晏海也比他条件好的多。

作为知县儿子的他,估计难逃一死。

开局一个大怨种。

穿越之后的晏青,看着手里的玉米新品种陕单6000玉米,怔怔出神。

以前在大田里培育品种的时候,所里的老教授曾经和他们说过玉米的历史,玉米的确是从明朝的时候从巴西引进的,不过那时候玉米产量低,当时人们只会择优选种,不懂育种原理,而他手里的这个玉米,是来自后世的科技与狠活。

当时,读研究生期间,教授当时是个明朝历史迷,每次去做大田实验的时候,都给晏青他们讲明朝事件,所以晏青对这段历史才会比较清楚。

两年的时间过去,玉米田即使在这片干涸的黄土地上依然绿意盎然。

这几天,米脂县周围已经出现了很多贼寇和盗匪,如果快要成熟的玉米现在被抢了,那么两年来的努力都将会为泡影。

玉米快要熟了,晏青亲自守在这里,甚至晚上家都不回,在这里亲自守着。

晏青指着桌子上的玉米说道:“大家都饿了吧,这是我种的玉米,尝一尝感觉如何。”

晏青把玉米分到几个人手里。

李过咽了一下口水,他的确是饿了。

看着陌生的金黄色的玉米粒,他没有犹豫,一口咬了下去。

软糯香甜,口感极佳。

不一会儿,李过手里的玉米就吃完了,甚至半截玉米棒都不见了。

晏青问道:“李大哥,你打算去投边军队吗?”

“不错,晏公子。”

李自成眼皮一跳,眼前的公子不仅猜出了他会去报仇,甚至连他要去哪里参军都清楚。

此人,极为聪慧。

“李大哥,你说我们米脂县的亩产多少。”

李自成从小给地主家种地,而且去年从驿站被裁撤之后,他又回家种了一年。对于种地这件事,他十分清楚,

“年景好的时候,小米亩产大约是200斤。而去年连100斤都不到,今年更是几乎没有什么收成。”

“那李大哥,你估算一下刚才吃的玉米,就这一亩地亩产多少。”

李自成手里的玉米已经吃完了,看了一下种植密度,试探着说道:“晏公子,应该能达到400斤?”

晏青伸出了两个手指:“800”

李自成睁大了双眼:“800斤?”

他当然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亩产直接翻了4倍,即使如此干旱的天气,亩产都能达到800斤。

陕西连年来的灾荒,说不定就有救了。

眼前的这一抹绿色,不再是知县公子丧志的玩物,而是整个陕西的希望。

晏青摇了摇头说道:“是800公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