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宫的代价(1 / 2)

自从弘文馆回来,已经过去了5天。

王阁坐在屋外的石阶上,呆呆的望向天空,此刻无聊二字充斥着他的生活。

“拜见七皇子”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他把视线拉回地面。

只见一个衣着光鲜的胖老太太向他作揖

王阁看来人还懂礼数便随意说道“起来吧”。

胖老太太起身后弯腰拱手道“谢七皇子,敢问烨妃可在屋内”。

王阁回道“在里面,有什么事吗?“

胖老太太依旧低头弯腰,“皇上口谕,宣烨妃与七皇子进殿”。

这时王烨从屋内缓缓走出,对着胖老太太说到“刘嬷嬷起来吧,我和沥儿装扮一下就过去”。

刘嬷嬷应了一声,便挺起身退出兰陵殿。

来迎接他们的轿子,虽是竹制却又十分精致,上面挂着各种绫罗绸缎并印有龙凤祥云。

抬轿子的并不是寻常的轿夫,而是四个健硕的女人,或许此刻应当称她们为轿妇才对。

吱嘎吱嘎的响声从轿子四周传来,王烨叮嘱着面圣需要注意的事情。让王阁将其记牢后,便一严不发,紧紧抱住了他。

不知多久轿子缓缓落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宫殿。

“烨妃、七皇子里面请吧”。

随着一声高亢的传报,将两人迎了进去。

王阁还未仔细观察这雄伟的建筑,就被王烨按着头急忙押了进去。

还未多走几步两人驻足,王烨手中轻轻按压发力示意。

王阁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便和王烨一起跪拜并和声高喊

“皇上圣安”。

一个苍老无力带着沙哑的声音缓缓而来“快起来吧”。

王阁站起身向前望去,只见那龙椅上的家伙胡鬓花白,满脸色斑与皱纹。

这根本不像是50多岁的人,而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翁,而那宽大的龙袍,也将他衬托的更加瘦弱。

王阁又环顾四周,发现这个大殿的空间似乎比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

整体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又以金色作为点缀装饰。

正当王阁想要仔细观察时,王烨拽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东张西望。

这时那个苍老的声音咳嗽了几声,再次缓缓道,“烨妃近来可好啊?朕观朱侍郎上书,说你前些日子,带沥儿拜师去了,他的疯病已然痊愈了吗?”

王烨作揖说道“谢皇上关心,沥儿的病已经痊愈”。

皇帝杜尚此时伸出一根手指问到“沥儿,抬起头来告诉朕,这是几”

“这是一”

“听说你已识得千字,我这里有一本周易送与你”。

说罢刘嬷嬷将周易从皇帝手中接过,转交到王阁手中。

“谢父皇”。

此时一个干瘦的老妈子急匆匆的走进来,跪地叩首道“启禀皇上,太子求见”。

听到“太子”二字时,王烨手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只见那太子身着金饰红蟒袍,面色温润,身材健壮。生的宽眉、薄嘴、鹰钩鼻,好似一付面薄无情,自私自利的长相。

太子先是进来叩拜皇帝,又将几份战报递交给了刘嬷嬷。最后就一直用那双鹰眼,在王阁和王烨身上不断扫视。

太子的目光甚是冰冷,宛如寒风凛冽一般,王阁都忍不住打了几次冷颤。

而王烨自从太子进来后就一直低着头,就连皇帝杜尚给赏赐时也从未将头抬起分毫。

回去的路上王阁脑子乱想,这太子看似对自己很不友好,难不成那晚的黑衣人就是他派过来的。

那他的动机是什么,他都是太子了,自己和王烨在这宫内又不受待见,怎会招惹上他?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王阁看着那本周易,对里面的八卦一脸懵逼。

内心吐槽道“啥几把破玩意,看都看不懂,连个注释都没有”

朱老头悄悄走进,他先是轻咳了几声然后对王阁作揖,王阁见状也连忙还礼。

“七皇子,看的懂周易吗?”

王阁“不懂啊”。

朱老头呵呵一笑,坐在椅子上嚣张道,“不懂还不快拜师”。

王阁听到后无奈跪地三叩首,边磕头边在心里骂“操这老东西真TM能装逼”。

叩首敬茶后,朱老头扶起王阁猥琐说道“来!来!来!哪里不懂,为师马上为你解惑”。

“什么是八卦”

朱老头侃侃道“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简单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这八个字。是一种阴阳学说和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王阁又问“学了就可以知晓万物”?

朱老头回道“虽说皇家子孙,历代都必须学习周易,但真正通晓悟道者少之又少”。

王阁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便问“为什么皇家子孙必须学周易啊?”

“相传周易是上古伏羲所创,但真正将周易整理并流传下来的人,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太祖杜吴,所以学习周易是每个皇子的必修课”。

王阁听到杜吴这名字觉得很熟悉,他在脑中迅速的过了一遍。王莽的名字浮现在脑海中,而杀了王莽的人正是杜吴。

紧接着王阁又问“文字是谁创立的”?

朱老头摸着胡子不紧不慢的说,“当然还是开国太祖皇帝”。

听到这儿王阁来了兴致,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心目中的猜想,他便和朱老头聊了起来。

这杜吴不仅是开国皇帝,他还统一了人类部族,将大周境内的罗刹与夜叉全部驱逐杀尽,建立了万里长城。

据说他还创造了文字,教会人们驯养马匹,制造金属器和纸张。

而在朱老头心中,杜吴简直就是一个神化的人物,是天之骄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