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1 / 2)

2002年,艾青在姨妈的安排下,以借读生的名义考入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鱼跃中学。

学校在榆阳市内,我从来没有去过,但我知道这所学校的名气很大。据说,学校历年来培养出了不少清华北大的学生。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入这所高中,很多学生也挤破脑袋想进这所高中学习。

我父母从来没有奢望过我能考进这所中学,因为跨地域考试难度很大。需要考生至少在中考前半年就进入市区读初三,然后才能有资格在市区参加考试。我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即使我学习成绩优异,也无法跨过鱼跃中学的门槛。

但艾青不一样,她在初三的时候就被三姨安排到了市里读书。那一年,她住在三姨家。自此,我们便疏于联系,更谈不上见面了。

我先于她一年,上了高中。我就读的学校,是我们县城的一所重点高中。我对此很满意,但我母亲还是会絮叨几句。她说,要是我有艾青的条件,不用以借读生的名义就可一定能考上鱼跃中学。她对此遗憾了一阵子,后来她习惯了,便没有再提起这件事。

我读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也一如既往的优异。用我母亲的话说,那是我肯吃苦、肯下功夫的结果。我已经不会为母亲忽略我的天赋而肯定我的努力感到难过了,因为这样的话我已经很少听到了。我住校的时间更多,每个月只回家一次,一次只住一天一夜,周日下午就返回学校。

我之所以喜欢住校的生活,其一,是因为我躲避了母亲的絮叨和她时刻在我生活中制造的紧张氛围;其二,是因为我从高一开始就暗恋着班里的一个男生,我想有更多的时间看到他。

我的暗恋,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我甚至把这份淡淡的情愫,当作我学习的动力。因为他也学习很好,而我想与他齐头并进。我现在几乎想不起他的样子,只记得他的名字和他在高三时对我在学习上造成的短暂影响。

我们读高三的时候,他与班里的一个女同学恋爱了。他们明目张胆地在一起。我每天都能看到他们手拉手一起走进教室,手拉手一起去食堂吃饭。我总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心里涌起一种带着妒意的痛苦与酸涩。我既想躲避他们,又想窥探他们。我在这种情绪的拉扯中,变得颓废不堪。我在课堂上从不听讲,作业也懒得交,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班主任找我谈了一次话,但是无济于事。于是,她又给我家里打了电话。

母亲自然会严厉地批评我,她又对我进行了一番我要出人头地的说教。父亲也在旁边附和着,对母亲的教育适时地作出了补充。但他们的话并未奏效,因为我想辍学。我之所以不好好学习,就是因为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我的父母和老师)都放弃我。

确切说,我辍学的主意是受了艾青的启发,才想出来的。因为当时她已经休学半年了。我想当然地认为,她休学后的生活一定很美好。她住在姨妈家里,那可是我们当地最繁华的城市。她每天不但被姨妈呵护照顾着,而且还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市区里闲逛,或者和朋友一起玩儿。我觉得我应该去找她,这样失恋带给我的副作用,很快就会从我的心里消散了。

于是,我对母亲撒谎说,我身体不舒服,每天头疼的厉害,无法再继续上学了。谁知母亲压根儿就不相信我,她说我一定是另有隐情。她猜测我应该是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觉得我单凭努力已经无法得心应手地掌握越来越难的高三课程了。

我顺水推舟地说,我现在学习起来确实有困难,所以我想休息一段时间。母亲见我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几乎有些气急败坏,但她在尽量克制情绪。因为她知道我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与她通电话的。

我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我母亲说,艾青可以休学,为什么我不可以。我还说,我要去姨妈家找表妹,而且还要住一段时间。母亲的态度很坚定,她根本不答应我的要求。

我又与她在电话里争执了一会儿。最后,我们双方都做出了让步。母亲答应我可以去一趟三姨家见见艾青,跟她小住几天。但是休学,我想都别想。班主任与我母亲达成了一致,并且愿意牺牲私人时间为我因请假而落下的课程进行补课。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学校启程去姨妈家。那是我第一次去大城市,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三个小时的旅程中,我始终望着窗外。我一会儿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一会儿又从眼前的风景中跳脱出来,回到自己的想象中。

我想象着榆阳市的繁华景象、想象着姨妈家的阔气富裕,但我更多的时候在想象着艾青这两年的变化。她一定变得更漂亮、更时髦了。我们之间还能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吗?我可以把我的秘密告诉她吗?她会理解我的感受吗?她会帮我出主意吗?她是不是也在暗恋着某个男生?我脑子里充满了诸如此类的想象,迫切地期待着与她见面。

当我见到她时,她对我的态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她看上去非常冷漠,总是说她头疼,想睡觉。我们甚至连话也没说几句。这让我很伤心,我原有的困惑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增添了新的困惑。我改变计划,只在姨妈家住了一天,就匆匆离开了。

坐在回学校的车上,我哭了。我感到自己受了双重打击,一重来自爱情,一重来自友情。尽管我当时并未从她身上感受到城市气息,甚至还有一股莫名其妙的颓废感冲击着我。但我还是把表妹的巨大变化,归咎于城市与乡下的隔阂。

不过,这两重打击对我的影响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我只是在学校里又沉沦了一阵子,然后便恢复如前了。我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刻苦、更积极。每次月考,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高考在即,我只想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备战中。父母和老师都对我寄予厚望,我自己也信心十足。我坚信我能金榜题名,改变命运。而且,我下定决心要去比榆阳市更大、更远、更繁华的城市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