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终于快到咸阳了15(2 / 2)

“不行!”

“我甘愿与妻子儿女去作平民百姓行吗?”

“我奉丞相的命令,为天下百姓诛杀您,你再多说,我也不敢禀告!”阎乐随即指挥士兵上前,胡亥被逼自杀。

愚蠢而又不可一世的昏君终于死了,结束了他那荒唐而又短暂的一生。

死得好!死得好!

死有余辜!

无能的人到死时也只剩下卑微、懦弱、恐惧、窝囊和不要脸。

杀人无数的人自己终于尝到了死亡的滋味。并且,还是被自己蠢死的!

赵高得宠,凭的是高超的拍马屁本事,他心中没有一丝正义、一丝良知,他做任何事的唯一标准就是领导喜欢与否、领导开心与否。领导被他哄喜欢、开心了,他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就能满足自己那无耻的私欲,历史上称他这种人叫“奸佞”。讽刺的是,最后置领导于死地的,往往是他平时最喜欢、最信任的奸佞。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很多人犯错误的人都喜欢说一句话:“我当时被某人蒙蔽了啊”。其实,只要保持头脑清醒,没有人能蒙蔽你,但却很少有头脑清醒的人。

历史上关于奸佞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违背人伦常理。也就是说,这样的事情是常人做不出来的,怎么会有人牺牲愿意自己的利益去讨好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果你一定要说有些人大公无私、对别人爱到极致时这些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那我只能说那不是人,爱自己和家人是人的本能之一,违背了人的本性,就和畜牲无异。难道有人要信任、喜欢一只畜牲吗?所以,这样做的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从他讨好的人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虚情还是假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他做的事是否违背常理。

赵高杀光胡亥兄弟姐妹,却说对胡亥忠心耿耿,他为什么?胡亥又不是他生的。

当然这些事,蠢材胡亥是想不明白的。

胡蠢材一死,赵高做了两件事。

一是召集全体大臣、公子,告诉他们自己是多么的正义,多么的义愤填膺而不得不为天下人除害的经过。并对所有人说明自己是如何操碎了心为秦朝打算的:秦从前本来是个诸侯国,到了始皇帝才称帝。现在六国又重新各自独立,秦朝的地盘越来越小,所以不能再称帝,应还像过去那样称王才合适。并且子婴是做秦王的唯一合适人选,最后正式宣布立子婴为秦王。

二是派使者去见刘邦,想相约平分关中之地,并保住秦国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地位。但刘邦不傻,这个天真的建议被他拒绝了。

赵高聪明一世,却胡涂一时:他的这次政变是他自己主导的,却要一个并没有参与的人来做领导。

九月,赵高让子婴按照秦朝的习俗斋戒,准备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秦国国君的印玺。

子婴这个人很聪明,他也了解赵高的为人(除了胡亥,似乎没有人不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和胡亥一样,成为赵高的玩物。

他斋戒五天后,和他的两个儿子商议了一个计策。

斋戒期满,子婴说自己生病了,不能去赴任。赵高派了几批人去请子婴,子婴就是不动身。于是,正如子婴所料,赵高自己亲自前往请子婴,心想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连我的话都敢不听,他要去给子婴一个下马威。

赵高见到子婴,责问道:“参拜宗庙是重大的事情,大王您为何不去啊?”话音未落,子婴没有给他下马威,却让他再也不能威了,他手中的剑已经在赵高的胸前捅了一个来回。

赵高死了,对他的死,我不想浪费一滴笔墨。

子婴随即即秦王位,第一道命令是诛杀赵高三族。

但是,子婴这个秦王并不好当,他接手的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最烂的是刘邦的楚军已经杀到了咸阳城外的峣关(今西安市蓝田县)。

子婴还是想为他的秦朝作一下最后的努力,于是组织了唯一一次、也是秦朝最后一次对起义军的抵抗。

他派了几乎是他能调动的全部秦军到峣关增援。

刘邦到峣关后,想强攻守关的秦军。但是,张良反对,并顺便献上一计:“秦军现在还很强大的,不可轻视。我们可以先派人在附近高山上插满我们的旗帜,作为疑兵,让秦军以为我军人数多不胜数,以扰乱秦军军心。再派人前往游说秦朝的将领,对他们加以利诱,让他们投降。”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就派了两个人作为说客去劝降,一个是郦食其,一个叫陆贾。郦食其我们很熟悉了,陆贾是谁呢?他和郦食其一样,也是刘邦手下一个著名谋士兼说客,但是他比郦食其的运气好,得以善终,并且在晚年写了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是后世研究汉初历史及本书的参考史料之一。

经过郦食其和陆贾的游说,守关的秦将果然想与刘邦的军队联合攻秦。刘邦接报,很高兴,打算接受他们联合反攻的请求。

这时,张良却又再次反对并再次献计,他认为这只是那些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秦朝,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而秦军以为楚军会接受他们的合兵要求,就会麻痹大意,此时就正好是攻击他们的时机。

为什么张良认为士兵不会投降呢?我想多半是因为守关的秦兵多是关中秦地的本地人,不会愿意反叛自己的国家。

要招降也是他,不接受投降也是他,这就是一流谋士的智慧。

刘邦再次接受了张良的建议,于是便带领部队绕过峣关,越过蒉山,袭击秦军,在蓝田的南面大败秦军。随后一路追到蓝田,又在蓝田北面与秦军交战,将秦军彻底打败。

张良之计,绝对不会失败,现在是,以后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