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战之后死的人更多(1 / 2)

七月,司马欣已经从咸阳逃回到章邯军中。他报告章邯说:“赵高在朝中专权,朝中已经没有什么明白人了。我们作战如果能够获胜,赵高必定会嫉妒我们的功劳,我们也免不了一死;不能取胜,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对此仔细斟酌!”

章邯看赵高不见他的使者,心中惶恐,听了司马欣的话,更是不知所措,再加上项羽这个大敌当前,自己毫无胜算,不禁一筹莫展。

这时,章邯接到了一封信,是一封劝降信。。

这信是陈馀给写他的。

陈馀这个时候怎么会写信给他呢?

因为,钜鹿之围虽然被解,但张耳、陈馀这对名士朋友的故事却翻开了新的一篇。

赵王赵歇、张耳从钜鹿城中出来,拜谢各路救援他们的起义军之后,张耳直奔他“刎颈之交”陈馀的营帐。

两人相见,张耳先是责备陈馀不肯营救赵王,心里应该更多的是责备不肯救他自己。

然后问张黡、陈释两人的下落,陈馀以实相告:“张魇、陈释要求我与秦军以死相拼,我让他们带领五千人先去攻击秦军试试,结果全军覆灭了。”

张耳不相信,怀疑是陈馀把此二人杀了,继续不停地追问陈馀。

陈馀生气地说:“没想到你对我的怨恨这么深!你以为我舍不得这个将军官位吗?”于是他赌气地解下官印要还给张耳,张耳知道他生气了,不肯接受他的印绶。两人扯了一会,陈馀尿急,去上厕所了。

就在这陈馀尿尿的空隙,张耳手下有位宾客劝张耳说:“上天赐予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对自己不利。现在陈馀把印绶给你,你不接受,就是违背天意,是不吉祥的。你还是先拿着再说吧!”张耳一听有理,于是就佩带了陈馀的印绶。在那时,官印是行使权利的凭证,张耳拿了陈馀的将印相当于夺了他的军权。

陈馀尿尿回来,看到自己一泡尿就把一个将军撒没了,他没有为自己这泡尿的威力自豪,而是心中抱怨张耳薄情寡义。但到了这一步,他也无可奈何,只有出走一途了,他气愤地夺门而去,张耳没有追,而是收编了陈馀的军队。

那陈馀去了哪里呢?他带着手下亲信几百人到了大河中的湖沼中去打猎捕鱼了,过起了水泊梁山式的生活,当然也会做一些替天行道的事。

从此,张耳、陈余两个名闻天下的知己朋友之间有了嫌隙,甚至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刎颈之交成了断颈之交。

在谢过各路人马后,赵王赵歇和张耳丢下章邯这个尾巴给项羽,又回去信都继续做他的赵王了。

难得的是,陈馀先生打渔时还记挂着替天行道的灭秦大计,给章邯写了劝降信。

在这封信的字里行间,确实体现了陈馀做为一个名士的水平。

他先举两个秦国功臣的例子说明为秦做事,立功的人都不得好死:白起是秦国的大将,他率军南征楚国的都城,北伐使赵国赵括的大军投降,攻城夺地,不可胜数,最终却被赐死。蒙恬是秦国的大将,他北逐匈奴,开拓榆中之地几千里,最后在阳周被斩杀。

再分析原因: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功绩太多,秦国不想给他们封赏,就趁机找借口诛杀了他们。

接着联系实际,分析章邯的处境:如今您任秦将已经三年了,所伤亡损失的兵力也以十万计,而诸侯国仍蜂拥而起,不但没有被镇压,反而越来越多。赵高一向喜欢阿谀奉承,现在情势紧急,他也害怕自己的慌言被揭穿而被二世杀掉,所以就会想找借口杀您,让你做替死鬼,借此搪塞自己的罪责,然后派人替代您。您领兵在外的时间颇久,朝廷内有很多仇人会陷害您,所以您有功也要被杀,无功也要被杀。况且上天要灭亡秦朝,这是无论愚蠢还是聪慧的人都明白的事情。而今您在朝廷内不能直言规劝,在外又将成亡国的将军,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最后指出他的出路,顺带来个反问句:您何不倒戈与各诸侯军联合,约定共同攻秦,瓜分秦朝的土地而称王,那样就可以面向南称孤呀!这与自身遭斩杀,妻儿被杀戮相比,哪一个结局更好呢?

这是一部篇很好的说理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陈馀的信让章邯更加狐疑不决,最后他决定作两手准备,在备战的同时,悄悄派人去敌方阵营谈判。当然他当不会去找打渔的陈馀谈,他找的是项羽。

他暗地里派遣一个名叫始成的官员出使到项羽军中,说明想要签订和约的意思,并开展谈判。在和约还未达成时,项羽成功运用了边打边谈,以战促降的方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