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果毅项羽(1 / 2)

项梁是楚国实际的领导者,所有人都唯项梁马首是瞻,现在项梁死了,而项羽这时还没有项梁那样的威望,不足以让所有人臣服。实际上楚国暂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

在这个时候,楚怀王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是,这个牧羊人偏偏又是个有想法的人,他不甘心做永久的傀儡,他要做实际的领导人,项梁的死让他觉得机会来了。

在当时,楚国在都城彭城附近的兵力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项羽率领的项家军,主要包括江东子弟和英布、蒲将军的人马;一是吕臣的军队,士兵主要来源于他的苍头军和陈胜的旧部;一是刘邦的的人马,骨干主要是他的沛县老乡。

在楚怀王心里,要想避免被操纵的命运,就必须一步步削弱原来操纵他的项家的势力,把军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同时,扶持他认为可靠的势力。按照这个想法,他采取了行动,这个行动分为两步:

第一步,夺军权。

九月,楚怀王命令将吕臣、项羽二人的军队合并,由自己统率,任命刘邦为砀郡长,统领砀郡兵马。

同时,封刘邦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号称鲁公;任命吕臣为司徒,他的父亲吕青为令尹。

楚怀王还真不愧是王族的后人,这招明升实降,表面上给你升官,实际上剥夺了项羽和陈胜旧部的吕臣的军权,而扶持了和项家关系不大的刘邦。并且,刘邦驻扎在砀县,和彭城相对较远,而彭城的军队都在楚怀王掌控之中。

楚怀王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并且从表面上来看,他似乎收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但是,他忽略了致命的一点: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马,他手下的兵,没有一个是他亲手拉来的。以前项梁可以看作是他的人,现在,他亲手把项羽推到了对立面。

他是项梁所立,项梁之所以想立他就可以立他是因为项家身后那支强大的军队。所以,楚怀王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而是掌握在有实力的人手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智慧的结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楚怀王这样操之过急,只能让人窥见他的心机。

第二步:下套套。

楚怀王还给项羽下了一个套。他与各路将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在关中称王”(先入关中者王之·《史记》)。那时候,秦军还很强大,所以楚将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先入关是容易的,唯独项羽怨恨秦军杀了项梁,激愤不已,请求同刘邦一起西进入关。

楚怀王却对将领们说:“项羽这个人,迅捷勇猛、狡诈凶残,曾经在攻破襄城时,将城中军民一个不留地统统活埋了。凡是他经过之处,无不遭到残杀毁灭。况且以前陈胜、项梁率领楚军几次向西进攻都失败了,因此不如改派敦厚老成的长者,以仁义为号召,率军向西进发,对秦国的父老兄弟们讲明道理。秦国的老百姓为他们君主的暴政所苦累已经很久了,如若现在有位宽厚的长者前往,不施侵夺暴虐,关中应当是可以攻下的。项羽不可派遣,只有刘邦向来宽宏大量,有长者气度,可以派遣。”

楚怀王根据以上理由没有答应项羽的请求,而是派刘邦西进夺取土地,并在进军路上收容陈胜、项梁的散兵游勇,发展壮大队伍,以攻击秦军。

屠城固然不好,但在当时也并非是只有项羽所为,很多人都做过。如果说在阳城的屠城行为是刘邦在项羽的的带领下所为,那么刘邦在之后的颍川等地的屠城行为则完全是刘邦的自主行为。

再者,如果怕项羽屠城,就是不派他西进,他到其他地方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陈胜、项梁的失败也并不能断定项羽一定失败、刘邦一定成功。

所以,楚怀王的不让项羽西进的本意绝对不是因为项羽残暴、刘邦仁慈,更不是因为怕项羽失败,认为刘邦会成功。他美名其曰“先入关中者王之”,却又不准项羽向西入关,目的只有一个:不让项羽封王。

楚怀王能成为楚王,完全是项梁之力,不明白楚怀王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从这两步行动的结果来看,最大的获益者是刘邦,甚至可以说这是他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项羽、刘邦就从这里分开了,到他们再次见面时,人虽是,物已非。

刘邦带着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班底领命西进之后,一路招兵买马,不断发展壮大,连破多地,收获多名战将谋士,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反秦力量。

对项羽来说,项梁的死让他失去一个爱护他的亲人,在他悲痛之际,却还有人算计他,要给他羞辱,而这个人还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人,确实够悲催的。

但是,项羽不会束手就擒。

章邯击垮了项梁的部队之后,认为楚地的已经基本平定,起义军翻不起大的风浪了。就带着队伍渡过黄河,准备向北攻打赵地。

这时,赵国叛将李良也举兵进攻赵地,赵国派陈馀迎战,李良再次被陈馀打败。他又逃到秦将章邯那儿,再次反过来和章邯一起进攻赵国邯郸,并在邯郸大败赵军。张耳与赵王歇逃入了钜鹿城(今河北省巨鹿县)。

这时,一件事让风头正劲的章邯更加强悍,他迎来了他的援军:王离。

王离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孙,他的军队是秦朝从长城调过来平叛的正规军,是秦朝的最精锐部队,约二十万人。加上章邯率领的由刑徒组成的队伍约二十万人,在钜鹿的秦军已达四十万人,是整个秦朝的主力。

王离一到钜鹿,就和将领涉閒领兵将钜鹿城团团围住。

此前,陈馀因为前去抵抗李良,并未和赵歇、张耳一起在邯郸,所以没有进入钜鹿城。他向北收集常山的散兵,又集合了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城的北面,章邯的秦军驻军在钜鹿南面的棘原(今河南安阳市)。

在王离围城时,章邯在河上筑起了一条甬道,为围城的军队运送军粮。所谓甬道,就是为了防止别人攻击,两边筑有围墙的通道。他的军队和围城的王离军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王离的军队得到章邯军的后勤补给,粮食充足,斗志旺盛,不停地攻击钜鹿,而钜鹿城中军民的粮食越来越少。几个月后,几乎没有什么粮了,这样下去,赵军只会活活困死。

张耳多次派人潜出城外,到城北要陈馀出兵解围,陈馀却认为自己兵力太少,不能和秦兵抗衡,一直不敢发兵。被围几个月后,张耳大怒,心中怨恨陈馀,又派张黡、陈释去责备陈余。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导致兄弟反目的对话:

张黡、陈释对陈馀转达张耳的话说:“当初我与你是生死之交的朋友,现在赵王和我性命难保,你拥兵数万,却不肯救助我们,这是为什么呢?是兄弟就冲向秦军,和我们一起就死啊!只有拼死解围,才有一线生还的希望。”

“我之所以不想和你们一起死,是想留条命替赵王和张君报仇啊。现在凭我这点兵力就去攻打秦军,就是等于去送死,就是把肉送到虎口中去,有用吗?”说实话,陈馀说的不全是借口,他的部队和秦军比确实不在一个量级上。

“现在情况紧急,只能以兄弟同生共死的精神来拼命一搏,哪还管得了以后的什么事?”

“我死了是没关系,但对事情毫无益处。”陈馀道。

但张黡、陈释不依不饶,继续强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