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领导又死了(2 / 2)

此时,起义军主要有以下几支:楚地有楚怀王、项梁;魏地有魏王魏咎;赵地有赵王赵歇;燕地有燕王韩广;齐地有齐王田儋;韩地有韩王韩成。此外,还有其他几支相对小的未称王的武装。

但是,这时候,起义军的老朋友、秦朝的章邯打败陈胜之后,并没有放过各路起义军。这次,他进攻的是魏国。

章邯进兵临济攻打魏王魏咎。魏咎自知抵挡不住,就自己留守临济,派周市潜出临济城,向齐、楚两国求援。

当时,虽然各地义军都心怀鬼胎、相互算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叫秦朝。所以他们在某些情况之下是会达成统一战线的,其中可以看到战国时期苏秦主张的合纵之策的一些影子。

接到周市求救的消息后,齐王田儋自己率军随周市赶往临济去援救魏国,楚国也派楚将项它率军前往。

章邯得到齐、楚出兵的消息,便率军在夜间预先埋伏在两军必经之路上,为了防止出声,让士兵口中衔着一种叫“枚”的器具,发动夜袭(夜衔枚击·《汉书》),在临济城下大败齐、楚的军队,并且杀了齐王田儋和周市。进而将临济包围,魏咎看救援无望,发扬战国时士大夫遗风,为了让魏地的百姓免遭屠杀,和章邯订约投降,自己甘愿受死,让他放过城中百姓,谈判成功后,随即自焚而亡。

魏咎自杀,一定程度上是受战国时期士大夫以讲“信”、“义”为荣的遗风影响,毕竟,这时距离战国时期仅仅过去了十多年。这种风骨,我们还将在汉初另外一个王的门客身上看到。

不管是什么原因,魏咎为民而死的行为值得每个人尊敬。

魏咎死后,他的弟弟魏豹逃奔楚国,楚怀王给了魏豹数千人,又重新夺取魏国的领地,后来楚怀王就封魏豹为魏王。

齐王田儋的弟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撤退到东阿(山东东阿县)。章邯随后率军追击,包围了东阿。

齐国人这时听说田儋已死,他们似乎一刻也不能没有王,立即又拥立以前的已故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任相国,田角的弟弟田閒为将军。

正率军攻打亢父的项梁闻悉东阿田荣危急,就与时任司马的将领龙且掉头领兵到东阿相救,并在东阿城下击败了章邯的军队,章邯向西逃跑。

项梁救田荣的一片好心,换来的是他对项梁的冷漠和几年后对项氏的首先背叛。

田荣在项梁解围之后,率军往东返回齐国。到齐国后得知齐国已经立田假为王后,非常气愤。他可不管现在的王姓不姓田,只知道他哥田儋死了,他们却在这里立王。二话不说,率军打败了齐王田假。田假逃往了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閒在此之前到赵国请求援兵,因此留在赵国不敢回来。于是田荣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田荣辅佐他,田荣弟田横做将军,平定了齐国。

项梁解东阿之围后,派项羽、刘邦分兵攻打城阳,独自引兵追击败逃的秦军。在追击过程中,项梁几次派使者催促齐军一起西进。已平定齐地的田荣却对使者说:“要是楚国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角和田閒,我们才出兵西进。”而项梁回复说:“田假是盟国之王,走投无路来投奔我,不忍心杀他。”赵国也不肯杀死田角和田閒去跟齐国做交易,所以齐国一直不肯出兵帮助楚军。

项梁独自率楚军追到定陶,在那里大败秦军。

这时,项羽、刘邦已经率兵攻下阳城,在那里他们再次进行了屠城。然后在雍丘(河南省杞县)也大败秦军,秦丞相李斯之子、三川郡(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守李由被曹参斩杀。

项梁刚打胜仗,又获报项羽、刘邦已经杀死了李由,大喜,便犯了一个和陈胜一样的错误:轻敌。人一轻敌,就会骄傲,一骄傲,就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他手下有一个谋士叫宋义,看到这种情况,就劝谏项梁道:“打了胜仗,如果将领骄傲、士兵怠惰就会失败。现在士兵有些怠惰了,秦兵又一天天增加,我替您担心。”骄傲的项梁没有理睬宋义,而是派他出使齐国。说话不好听的人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为净。

宋义在出使齐国的路上遇到齐国来楚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就问他道:“您将要见武信君吧?”回答说:“是的。”宋义说:“我认定武信君的军队一定会失败。您慢慢走可能就会免去一死,走得太快了可能就会遭殃。”高陵君听了他的话,心想为了活命,信比不信好。就放慢了前进速度。

宋义提醒别人不要骄傲,自己以后却也死于骄傲。

一个人得意之时,很难不忘形,谁都一样,包括刘邦。

果然,秦朝组织军队增援章邯反扑项梁,章邯故伎重施,命令军队夜衔枚击,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这个燕国名将之后,处心积累拉起一支队伍,却因为一个作为一员老将不应该犯的错误而死。

这时刘邦、项羽正在进攻陈留,陈留军民坚守,也没能攻下,在那里却收到了项梁已死的消息。

听到消息的项羽悲愤之情无处发泄,心中不禁怨恨不愿意出兵救项梁的田荣。但目前也无可奈何,他忍住悲痛和刘邦商量后,认为项梁的死让军队士气受到严重打击,不如回去盱眙再从长计议。于是他们就和吕臣的部队一起向东撤退。

回到盱眙后,他们将楚怀王自盱眙迁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吕臣驻军彭城东面,项羽驻军彭城西面,刘邦驻军砀县。

在砀县,刘邦得到了以前在睢阳县贩卖丝织品的商人灌婴,成为他麾下的又一员大将。

而失去了叔父的项羽的,面临的却是别人的算计和不公的待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