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中队生活的一面(2 / 2)

比如地面作业中的甩水带,为了防止各水带相互缠绕,甩出的水带限定在宽度一米五之内,不准超出;水带与水带、水带与分水器等的连接,速度限定在零点几秒左右;原地着装,包括安全帽、上衣、安全腰带、裤子、裤带、消防靴这六件,限定15秒穿戴整齐;挂钩梯分解动作上二楼,从踏上梯子到二楼,限定一秒完成;两人二节拉梯上三楼,从训练塔前三十米外立正状态,到抢起梯子其中一人登上三楼,限定十秒;挂钩梯单人上四楼,同样从训练塔前三十米外立正状态,到抢起梯子上到四楼二十八秒完成。

大多训练科目,都是由分解动作,逐步到整体连贯完成。任何一个错误或无效动作,都会导致不能达标。支队作训科每季度按照训练大纲,对所有训练人员进行考核,新兵的考核要求比老兵适当放宽,对于成绩严重落后的中队,进行通报批评。

我们七个新兵在汪班长的带领下,先从最基础、最紧要的训练开始,经过三个多月的急训阶段,才勉强适应战备执勤的需要。那段日子里,因为甩水带和收水带,手掌上全是水泡;爬梯子时,小腿面上碰撞的全是伤疤,有时轻轻一碰,痛得忍不住流泪。

训练虽然艰苦而乏味,但时不时的抢险救援和火警出动,也能增添许多新意。

当时的C城支队,刚刚在九八年初,率先向社会作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的庄严承诺,以致公安部消防局提出了“支队学C城,总队学天津”的口号。后来“消防法”由此改编,全国消防部队不再局限于灭火,一切社会上需要的抢险救援、为民服务通通出动。

实际上,消防部队如果仅仅是火警出动的话,根本不能体现出更大的价值。我们每接到十次火灾报警,最多有一两次是真正的火灾,多数情况是我们还没有到达现场,火灾已经被现场人员扑灭。而抢险救援和为民服务就不同,车祸现场、毒气泄露、打捞尸体、跳楼轻生者,市民们把钥匙锁在家里开不了门、小区停水、庞大的马蜂窝等等这些,都需要一支专业力量去处置。

而火警出动时,从拉响警铃到第一辆车驶出大门,最快是夏季白天限定三十秒内;最慢是冬季夜里,限定一分钟内。没有特殊原因,所有人员必须在五分钟内到达辖区内任意火灾现场。

和所有战友一样,每次听到剧烈的火警铃声拉响,我都忍不住得激动。大家无论在洗澡、训练还是蹲厕所,都会拼命冲向车库,最快速度着装登车,然后在车顶的警报呼啸声中驶向目的地,去履行自己的使命。

对于抢险救援和火警出动,支队战备科会不定时进行检查。例如,为民服务时,除了电话回访,还会安排人员模拟服务场景,检查出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服务流程和态度,以及会不会接受钱物馈赠。而火警出动,战备科有时悄悄等在中队门外,发出火警指示,然后考核出警速度;还有时直接等在辖区内某一宾馆几楼层,检查我们的到场速度和到场反应。

对于支队的检查,印象中最深的是警务科的黄科长,他每次一人一车,悄悄进入电话班拉响警报,然后全中队集合起来查验人员在位情况,在我们保持集合时,他一人到处溜达,细细检查内务卫生。

虽说按规定中队每半月一次卫生大扫除,但黄科长不管这些,图书室、会议室、娱乐室、甚至三楼客房,他溜达到哪里检查到哪里,稍不合格,他就一脸阴云。

那时的我,在训练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汪班长总是在空闲时耐心地帮我训练,让我各项成绩总能赶上大家。或许是出于感激,为了给汪班长多争口气,休息时我总是一个人悄悄出没于日常不打扫的地方,细致地清理卫生。

黄科长每次来我们中队检查完,脸色多半不会转阴,在一次支队大会上他公开表扬:“四中队的卫生,全支队没人能比。他们会议室里推开每张桌子,地板上居然没有一丝印子;他们几个月不用的客房墙面,擦的像镜子一样干净;甚至头天刚下过雨,我第二天去了却在他们健身房的玻璃门上,摸不出半点灰尘……”

我们中队长是个不大管事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工作上一直有点消极。那天他开会回来,向龚排长提起这事,说龚排长工作抓得比较细。龚排长似乎猜到了是我,找汪班长私下里表扬了我。

我知道,自己没有太多优点,如果非要说,那就是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经我手的事情,虽然速度可能会慢点,但一定尽善尽美、细致无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