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武则天称帝(2 / 2)

李贤流放巴州时作了一首《黄台瓜词》,词中写道:

种瓜黄台下,

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

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为可,

四摘抱蔓归。

这首词只有30个字,用暗喻的笔法,暗讽武则天为了皇权不惜杀害亲生骨肉,泯灭人性,揭露了她凶残暴虐的内心世界,也永久记录了武则天为了皇权杀害亲子这一禽兽之行。武则天听了这首词之后,知道李贤怨恨她,于是秘密派将军邱神勣赶到巴州,逼李贤自杀。

摊上这样的妈,李贤也算是倒霉。

李贤死后,武则天于显福门为其举哀,贬丘神绩为叠州刺史,并恢复李贤的王位。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追赠李贤司徒的官位,并派人迎其柩棺陪葬乾陵。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赠皇太子地位,谥章怀太子,与其妃房氏合葬。

中宗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原名叫李显,后来改名为李哲,哥哥李贤被废后,李哲被立为太子。

不久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却说新城公主是长孙氏最小的女儿,李世民对她尤其宠爱,李治也对她疼爱有加。

公主生下来不久,长孙氏就去世了,李世民不放心别人看管她,特地安排她与一母同胞的李治和姐姐晋阳公主一起生活,这样姐弟三人可以相互照顾。当公主到了适婚的年龄,李世民先是将她许配给魏征的儿子,后来前朝变化,李世民一怒之下取消了婚约。

后来李世民又给她挑选了一位夫君,也就是长孙诠,定下婚期之后,李世民就去世了,等孝期过去,李治就将妹妹下嫁了。

婚后,公主与驸马的感情很好,可惜好景不长,后来长孙无忌遭到清算,家族被牵连,很多长孙子孙被杀掉,长孙诠也被害而亡,刚刚23岁的新城公主便成了寡妇。

公主郁郁寡欢,李治觉得愧对妹妹,又为妹妹寻得一位驸马韦正矩,这个人看似道貌岸然,其实他娶公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接着公主的势力往上爬。后来李治病重,武则天掌权,武则天不喜欢公主,自然也不会重用韦正矩,他的上升之路被阻拦,于是常常怪罪于公主,有时候甚至出言不逊。

公主本来与前夫感情深厚,现在的驸马又不爱她,没多久公主就病逝了。李治听说后十分伤心也无法接受,便派人去查探,得知韦正矩对公主无礼,韦正矩无从辩驳,李治看他没话说,就赐死驸马为公主陪葬,韦正矩的家人也遭到流放。

却说高宗年已半百,精力已衰,武氏年龄比高宗还大三四岁,偏她生得丰采异常,望去还是半老佳人,并不象五六十岁形状。

武则天情兴不减,因为高宗没用,武则天已把他看作眼中的钉子。表面上祷祝高宗速痊,背地里却咒他早死,她好另外找人。老天有意成全,高宗的头眩病日甚一日,返都后卧床不起,数日后驾崩。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悲悲戚戚情不能禁,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自己身为才人时,是风流倜傥的李治让她走出青春花季的郁闷;在感业寺孤守青灯时,又是李治在残夜里给她送去温情,并让她二进皇宫朱门;从昭仪到皇后,是李治力排众议,扫平一路障碍;从帷幔之后的小心翘望,到堂而皇之的矜持主政,依旧是李治用诏令的方式告示天下。武则天亲自执笔写下了泱泱五千言的骈体文《述圣记》。文章从缅怀先祖先皇的丰功伟绩开篇,简要追述了先帝高祖和太宗从晋阳首义到平定天下的史绩,着重记述了高宗李治的一生,特别是自太子监国到驾崩前的重大历史贡献。

除了谨遵亡夫遗诏,让他归葬关中之外,武则天还要把《述圣记》刻成碑石,树立在乾陵。

李治遗诏让太子继位,遇到国家大事,应该听取天后武氏的意见。

李治离不开武则天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多年夫妻,感情深厚。虽说皇家没有真正的感情,但对于陪伴了自己33年的皇后,要说没有半点感情,肯定是不可能的。

第二,武则天才能卓著,李治在扳倒长孙无忌后,便患了严重的”风疾“,与现在的高血压一类的病有些相似。患者经常会出现头晕目眩、眼斜口歪、麻木,甚至会有昏厥、半身不遂等症状。正好武则天对于政治有难以想象的天赋,正是由于武则天的存在,李治才能在病重的情况下,保持对大唐的统治。

武则天之所以备受争议,正是因为她是正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就是说,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登基为帝,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当时的李治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武则天居然有一份当皇帝的心。他满心想的是,李显终究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就算不争气或者意外早逝,武则天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武则天只能做大唐王朝的幕后的主宰。

李显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道:“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个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武则天,武则天当时一心想废掉李显,无奈没有机会,听到裴炎的话后欣喜若狂,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于是赶紧下懿旨,以唐中宗要“将天下让与韦玄贞”为罪名将他废掉,接着立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皇帝。

武则天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正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李旦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

武则天虽然登上了宝座,但是古代传统上的“男尊女卑”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在当时每个人的印象中,满朝文武几乎没有几个乐意看到一个女子称制。前唐遗臣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要怎样扳倒武则天。

这其中也包括当朝的宰相裴炎,裴炎可以说是唐高宗李治最为信赖的大臣。公元683年李治去世之前,命令太子李显监国,裴炎就是辅助太子的心腹大臣之一。

武则天亲族请立武庙,再追封武氏先祖为王,这一建议遭到裴炎的极力反对,他劝谏道:“太后母仪天下,不应偏私亲属,难道太后忘了吕氏败亡的教训了吗?”

武则天听后回道:“吕后是封吕氏为王,而我是追赠死者,情况不一样”,裴炎仍认为武则天应该防微杜渐,武则天一听很不高兴,后来武承嗣又建议杀了韩王和鲁王,以绝李氏宗氏之望,武则天询问宰相的意见,其他两人都一言不发,只有裴炎极力反对。

这时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裴炎趁机请武则天还政于李旦。武则天派三十万大军镇压扬州叛乱,徐敬业兵败被杀。武则天一怒之下,追削徐世绩等人的官爵,并将其坟墓挖开,徐世绩死后落得了个开馆戮尸的下场;而裴炎也被武则天以谋反的罪名斩首。

原来徐敬业叛乱之前,让骆宾王编了一首童谣在洛阳传唱:“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两片火就是“炎”字,绯衣是个裴字,当殿坐就是说裴炎要当皇帝。

徐敬业起兵后,给裴炎写了一封信,结果这封信被人截获交到武则天手里,而信中只有“青鹅”两个字。武则天说:“青”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十二月”,“鹅”的意思是“我自与”。所谓青鹅,就是“十二月,我自与”的意思。

于是武则天下令把裴炎处死。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可以和一群男人争权。为了除掉自己登基路上的障碍,武则天便努力从两个字中寻找裴炎反叛的证据。至于“青鹅”是不是这个意思,只有徐敬业知道。也许他使的反间计,裴炎怎么可能当皇帝呢?

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说要还政于皇帝。李旦知道这是母后在试探于他,便数次上表推辞,请求母后继续临朝。武则天顺水推舟“接受”了李旦的请求,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

688年,武承嗣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的白石献给武则天,声称是在洛水中发现的。武则天大喜,将白石命名为“宝图”(后改称“天授圣图”),又加尊号为圣母神皇。李旦作为皇帝,不但无法阻止,还要随武则天亲临洛水,参加“拜洛受图”大典。

傅游艺本来只是一个从六品小官,但非常善于揣摩上级意图,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上表,劝武则天称帝。武则天严厉批评了傅游艺,并拒绝了这一要求,但又暗暗提拔他为给事中。

傅游艺欢欣鼓舞,过了没几天,组织了远近百姓、各族酋长、沙门、道士、王公大臣等六万多人再次集体上表劝进。李旦迫于形势,也上表请母后称帝,并求赐武姓。是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李旦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太子李成器则降称皇孙。自此李旦成为武氏诸王以及酷吏的攻击目标,开始了艰难的皇嗣生涯。

而傅游艺则被一举提拔为宰相,在一年之中他的官服颜色变了青、绿、朱、紫四色,人称“四时仕宦”。

傅游艺官升得太快,有些膨胀。竟然梦到自己登上了皇帝听政的湛露殿。醒来之后,他将梦境告诉朋友,朋友马上向女皇告密。女皇立即逮捕傅游艺,并逼迫他自杀。

却说贞观二十二年时,武将李君羡求见唐太宗,恰巧宫廷宴请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讲各自乳名。李君羡自报家门道:“在下乳名五娘子。”

唐太宗一听大笑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

听完皇帝的话大家都笑了,但是笑后唐太宗突然想起了那个“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预言,而李君羡乳名“五娘子”,莫非这则谶语指的就是他?而且李君羡官拜“武卫将军”、封号“五连县公”、籍贯“武安县”,全部有“武”字,唐太宗不由暗杀杀心。

于是唐太宗借故革其禁军职,然后贬出长安,再之后派人严密盯住李君羡,在获知他与一个通晓佛法的道信和尚形影相随窃窃私语后,就鼓动御史弹劾他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然后将其诛杀,全部家产被查抄没收!

天授二年,他的家属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有天命,下诏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

武则天称帝后最担心的事就是李唐复辟,因此她非常警惕那些对李唐有好感的人,担心他们会谋反。

武则天的心理很明显,所以很多人看中这一点,通过打压李唐来讨好获女皇,更有甚者想取代女皇的亲生儿子,夺得太子之位,继承武则天的一统天下。这个人就是女皇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称帝,武承嗣在其中起到不少作用,因此武承嗣的权力很大,不仅是宰相,还被封为魏王,武承嗣一心想陷害李旦,谋夺储君之位。

为了除掉李旦,武承嗣看中了酷吏来俊臣,来俊臣也有投靠之意,两人携手合作,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血雨腥风。武承嗣先找洛阳人王庆之上书要求改立皇嗣,但岑长倩和格辅元两位宰相极力反对,于是来俊臣大兴冤狱,不仅处死了两位宰相,欧阳通等数十位朝臣也跟着丢了性命。好在铁腕宰相李昭德力挽狂澜,当众杖杀王庆之,力谏武则天罢免武承嗣的相位。

武承嗣失利后并没有放弃,不久就等到机会。当时武则天身边有一个宫女叫团儿,她一心想勾引皇嗣李旦,可李旦不敢招惹母亲身边的人,对此女的勾引装聋作哑,团儿被拒后怀恨报复,诬告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武则天将刘妃、窦妃处死埋在宫中。李旦对于妃子的惨死不敢提及,在武则天面前若无其事。韦团儿还想加害李旦,结果遭到告发被处死。

长寿二年(693年),李旦又被人诬告谋反,武则天命酷吏来俊臣审理。来俊臣对东宫属官刑讯逼供,让他们“招出”李旦谋反的实情。这时候一个人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皇嗣,武则天感到惭愧万分。

这个人就是安金藏,他是唐代中亚的安国胡人,其父安菩归附唐朝,他就被当作人质留在唐朝,成为负责宫廷祭祀乐舞太常寺的乐工。武则天称帝后,李旦怕母亲疑心,所以一心研究音乐,对政事不感兴趣,于是安金藏等艺人便经常在李旦身边侍奉。李旦他们也不错,所以安金藏对李旦非常忠诚。当来俊臣刑讯逼供时,宫女太监们都吓得面无人色,只有安金藏毫不畏惧地说:"如果你们不相信我的话,我只有剖心来证明太子清白"说完即拔出佩刀刺入自己的腹中,顿时肠子流了一地。

这时所有的人都慌了手脚,早有人飞报武则天。武则天大惊之下命令来俊臣停止审讯,并且将安金藏接进宫来诊治,御医们小心地将安金藏的五脏纳入腹中,安金藏昏迷一夜之后,竟然慢慢地苏醒过来。

得知安金藏的性命已然无碍,武则天亲临现场探望。安金藏勉力支撑着病体,反复陈述皇嗣的无辜,语言和神态质朴而笨拙。一个外国人在大唐无权无势,也没有利害关系,可是关键时刻这个小人物却挺身而出,用生命来证明皇嗣的清白。

看着安金藏仍然苍白的脸,武则天感到惭愧万分,“李旦是我的儿子,可是我这个母亲有子而不能自知,连累得你受苦,这都是我的错啊。”这是武则天第一次承认自己的错误。李旦总算逃过一劫。

安金藏不顾性命挺身而出,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良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与李旦都喜欢音乐,两个人之间有共同的爱好,既是君臣,也是知音。后来武则天还朝政李唐,李唐皇族对安金藏感激万分,李旦封其为右骁卫将军,并立碑表彰他的忠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赐爵安国公,荫及子孙。安金藏死里逃生全寿而终,也算是得到福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