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下山入城遇道人(1 / 2)

青山深处,一间四面漏风的草堂摇摇欲坠,就像断了弦的风筝,草堂门前挂了牌匾“唯我独清”,其青苔布满台阶,微弱绿光投入室内。

草堂中一位墨衣少年哭腔着跪向竹榻上的老人,老人目光慈爱,轻咳道:“哭哭啼啼的,可别丢了咱读书人的脸,快把眼泪抹去,天还没塌下来不是”。

墨衣少年哽咽了一下,哭得更大声了“先…生,学生不想让你死”。

老人笑了笑,苍白的脸上闪过一点红润,转瞬即逝,“傻孩子,世间除了自然谁还能够长青,怕只有天庭仙人能有此福缘,可笑老头子我活了一百八十载,不过堪堪三品之境,还多亏圣人庇护,让我收了你这么一个天姿卓越的弟子,待到老头子死后,那杆青竹毛笔就送与你当个念想,至于老砚台就于我一起踏九泉”。

墨衣少年抹了把泪道:“先生别说这些,我这就去山上找药”。

老人摇头道:“不麻烦了,我的身体我清楚,说来时间过得真快,当年你还只是个襁褓之中的孩子,如已是个十四岁的玉面公子,出山后不知祸害多少姑娘”…

老人说到这感觉不对,换了个话题说:“一品凡骨境是焠炼体魄的至关之境,不可急功心切,贸然破境,须知参天大树能否经得起风雨,不外乎一个“根“字,根固而树茂。”

“我走后,便下山去,山下不同于山上,且记多行善举又得留意人心。”

“学生懂的”墨衣少年沉声泣泣。

老人嘴角弧起,往事涌上心头…

“先生,你说子非鱼,我们为什么要作鱼,当人不好吗…”

“先生先生,学生今天抓了好几条鱼…”

“先生,学生知错了,我会好好学的…”

墨衣少年不闻老人动静,就抬起了他那双如泉眼般清澈的眸子,望着闭着眸子的老人轻呢了一声“先生”,见老者没反应,少年又不死心的叫几声。

最后少年紧抱着老人大哭了起来,一哭便是一时辰。

过了好一会儿,墨衣少年抱着老人走出了草堂,用手指硬生生的在一棵老松下刨了起来,少年女人般的手指很快就渗出了血,少年一声不吭,刨到了明月星辰共舞时,刨到了日出于东山上,将老人入土为安,少年颤颤走进了草堂,唯留面牌于坟前“徒白念之师墓”。

白念记得的自己从记事起,就随先生深居于山中,偶尔遇到上山斩柴的樵夫,听樵夫聊起山下的故事,心中总会莫明的向往。

先生曾言“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次日天明,白念背上一个松木书箱离开了草堂,走前他朝老松下的那方坟墓轻轻作揖。

山下的风景很美,有初展花骨朵的桃林,有望无边界的湖泊,有繁华喧嚣的小城。

白念在桃林里遇到了一种手心大的精魅桃夭,是根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而命名,它们全身粉红粉红的,身下两片绿叶绽开,就像一枚桃子,白念觉得好玩,就折了半截桃枝放去书箱内,顺便捉了两只桃夭。

桃夭对人无害,虽有灵志,但也只有三岁限度,路上有它们陪伴,自是有趣得多。

行到湖泊,白念一观湖水,湖面浩荡,水天一色,就似镶在大地上的一面琉璃镜。

湖上舟子唱着渔歌,不时就呦喝几句,颇有点豪情在内。

到后来,白念就到了小城,都怪他囊中羞涩,不识市井繁华,准确的说白念不知钱为何物,身上分文不沾身;往日身居山里,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白念肚子饿了,双眼望着包子店中的肉包子,想吃,但见人们都是用一些铁圆片来换的,有点不知该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