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奶奶的往事(1 / 1)

霜降后,四川十月的天夹着丝丝凉气。树叶一片一片,不停地往下掉,七岁的我站在山腰处一高石上透过空中飘着的白色的芦苇絮以及村里人烧苞谷杆的升起的青烟俯瞰整个窑沟村,朦朦胧胧,一片荒凉萧索的景象。

正所谓霜降后,挖出的红薯才甜。是的,我和二娃被奶奶带到苕里挖红薯。二娃是我弟,刚满六岁,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会被安排做一些农活。做为村儿里最调皮的孩子,我和我弟已经到了村里土狗都嫌的年纪,比如下水摸鱼,上村偷果,井中拉屎,坟头散尿……等高光事迹,我带着我弟那是一个都没放过。用我们村儿里人的说法就是:吴显辉(我爷爷名)家那两个土匪,实在是太烈(调皮)了,更有甚者,如果看到我们到他们家,都把小孩管着,不让他们和我们玩,说是怕带坏他家小孩,所以现在,我奶奶在抓苕,我跑来偷懒了。

“哥哥!奶奶喊你来抹苕了,MMP又一个人跑去偷懒又不带上我!”只听弟弟骂骂咧咧的声音传了过来。

“来了!”我答应了一声,那时候我不管去哪里二娃都会跟着我屁股后面,这不,一次没带就牢骚起来了。吸了一口空气中的桔杆气,下了石头就跑了过去。抹苕是我们那边的土话,指大人把一小节红薯藤与红薯一并挖出来,会带一些泥土,小孩把红薯上的大多数的泥土用手抹掉,摘掉红薯藤后,放入竹子编好的背篓,装满后便背回家中的苕窖存放。

这是一个无聊又无趣的活,我和二娃怎么可能坐得住呢,一直嚷嚷着不想干,奶奶见事不妙,为了防止咱两土匪撂挑子。拿出了杀手套餐:好好做事的话,奶奶给你们讲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吧……

我奶奶姓曾,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我们村山顶干洞村曾家湾人,听奶奶说她小时候家里挺富,她爷爷多多少少算个小财主,那时老蒋把首都牵到重庆时,发行了关金卷,她家就有好多,后来通货膨胀,她还拿来叠纸飞机。解放后碰上全员斗地主,到了我祖祖(婆婆的爸)接手家境就掉下来了。我奶奶一共有三姐弟,下面还有一妹一弟。那时候虽家境不好,但祖祖还是想着家里要个文化人,小弟太小,奶奶年龄已经12岁了又太大,就想着让曾二妹去镇子上读初小,要上三年,镇子离家却是有十里地,夏天还好,冬天很长一段山路要摸黑打火才能到家,山道崎岖,怪松嶙峋。曾二妹上了半年,说什么也不去了,后面奶奶如愿的得到了上学的机会。

我奶奶说,她作为家中的大姐大,家中做了很多农活,别看她小个子小腿的,却有一骨子悍劲!胆子也不小,以前去镇子上卖桐子(一种可以榨油的树种子),回来就经常走夜路,说都是煅练出来的,也没碰到什么鬼呀怪呀。俗话说尝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呢,在她读书第二年就遇到的怪事。

那是一年冬天,像往常一样,下了课奶奶就急匆匆的往家走赶,因为她已经走了半个月的夜路了,镇子位于在山脚下,回家要爬上山后顶后,延着山脊一直走,和以前一样,刚爬到山顶一个叫杀人坪的松树林,天就完全黑下来了。杀人坪传说是八大王剿四川时,在那里杀过很多人,虽然已经来回走过很多次,但每次一想到这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发怵。山顶风很大,吹过松树梢发出刷刷声音,犹如女鬼的哭泣,幸亏奶奶熟悉路况,地势也较平坦,借着从松针叶间透下的微弱的月光,奶奶加快了速度。约么走了半个小时后,翻过一个小山包后,进入了背风区,风渐渐的就没了。已进入曾家湾村的范围了。熟悉的景物就在眼前,离家也就一里地不到了,奶奶心情一下子也放松了下来。不知不觉的哼起了小调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到哪里去了……”

但也是在这时,本来已经适应了月光的视线忽然暗了下来,抬头一看,天上不知何时飘来了一大团乌云,月亮已经藏住了一大半了。在那个年代,村里人也没什么电灯或什么夜生活,基本上天一黑吃了饭就上床睡觉。所以当月亮完全被乌云遮住后,一点光亮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两眼一摸黑,本来冬天就没有虫鸣,更感觉安静的可怕,奶奶停住脚步,拿出帆布书包里准备好的自制小火把,说是火把,也就是一小节刚砍下来的竹筒,里面加一些煤油,竹筒口用烂布条塞紧,倒一下油,浸湿布条后,用火柴点上就走,期间路过了一户人家,只有他家的土狗象征性的吠叫了两声。

有谁知道几分钟后,惊魂的诡事发生了。当过了一处河沟后(山上平常走水的阴沟),平静的空气,忽然流动,火把一下被吹灭,一鼓凉气直冲奶奶后脊。咋回事儿?奶奶站在哪里,一动不敢动,奶奶讲的时候,还自嘲的笑了笑说:那时候我也就是个十三四岁的丫头,胆子再大,能大到哪儿去呢?面对着黑暗,寂静,时间仿佛定格了一般,硬是愣了有十几秒,奶奶才想起找火柴点火。可手抖得利害啊,它不听使唤,几次尝试都没擦着,反而浪费了几根火柴!

一丝汗从额前滑下来,也就在这时!沙沙沙的声音从奶奶上方传了出来,接着脸上,头上就感觉有什么东西打着自己了。奶奶用手一摸!细细的,拿到鼻子前闻了闻,土腥味。这味道是沙土!是沙土!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太熟悉了。奶奶噌的一下,火就上来了,不由的爆了句粗口:我*你妈!哪个?哪个!在上面吓人!因为奶奶记得上面是一块小荒地,是曾家二公的地,二公是个苦命的人,一生未娶,所以是孑然一身,孤苦伶仃的呆在一个破旧的老房子里,村里面隔三差五会筹点吃食,放到他房子五百米外竹林下的石磨子上,他会自己去拿回家。所以奶奶这十几年也就看见过他一两次。因为二公得了麻风病,麻风病那时是不治之症,传染又强,按咱们当地的说法是一种瘟病,所以二公也知道,很少出门,奶奶也是在他出来自己地坝里晒太阳时,远远的看见过一两次。祖祖最近还在奶奶前念叨过,说他二公这几天怕是快了,他这瘟病走了,也是一种解脱啊。

奶奶说,她那时候是真的很生气!以为是村儿里面的娃儿在上面扔沙吓人,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啊!边骂边擦火!嗤!的一声,火着了,点然火把,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拿着火把往上面的荒地爬。这对经常在山上跑的她倒也轻巧。“倒要看看是哪个龟儿子在搞鬼!”。

她说当她爬上地梗,借着火光,探头往地里一看的时候,三魂直接吓掉了两魂。只见一口大红棺材,一半埋在土里,一半裸露在外面!旁边是刚松过不久的新沙土。风一吹过起,不仅带起了一串白色纸钱,还有一鼓子油漆味,扑面而来!啊!!的一声,奶奶吓的脚底一滑,直接掉到了下面小路上,幸亏火把给力,居然没在熄灭。奶奶是啥也不管了,拖着长长的火舌,一溜烟儿的往家跑,约么过了五分钟,当看到房檐下点着煤油灯,抽着叶子烟等她的祖祖。奶奶缓过劲来后,才闻到一股子毛发烧焦的味。这才发现,由于跑的太快,火把的火舌燎掉了自己一大片头发。

当天晚上奶奶才从祖祖口中得出。原来白天的时候,村里人发现二公死在了自己的院坝里,由于是麻风病人,专门请了专做白事的王麻子,草草殓尸,把二公为自己早就备好的棺材刷上红油漆,入棺,定钉,直接半埋到了那块荒地里。至于为什么要半埋,王麻子有他的说道。一般麻疯病人死后在我们那边有两种埋法:一种是洞藏,洞藏的话不能用好的棺材,而是直接用几块木块做成盒子,我们叫火匣子,尸体装进去,直接找一个阴暗的山洞一放完事。火匣子这玩意儿我见过,小时候牛草时,远远看见那獠牙湾的山洞里就有很多副,奶奶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们靠近。第二种就是二公一样土葬了,但是埋的时候必须先埋一半,说是要先释放病瘟让山中的风把毒带走,等头七过后才能全部入土,不然全村都全得麻风病。那奶奶看见半埋的红棺,闻到浓浓的油漆味,原来都是当天王麻子的手笔。至于后来奶奶问祖祖,那二公为什么扔沙来吓我呢,祖祖笑着说:应该是看你一个后辈,想逗一下你吧,唉……总的来说他毕竟是我的二叔,你的二公,可怜了一辈子的人啦,说毕,叭嗒几口旱烟后,就进卧室休息去了。头七后,二公入土为安时,奶奶在他的坟头上磕了几个头,敬拜了一下二公。后来奶奶上学路上,就再也没遇过怪事。

初小毕业后没几年,奶奶出嫁到了山下窑沟村,嫁给了我爷爷,慢慢也就淡忘了,如今回谈起此事,却有种莫名的感伤,谁没有有年少过,谁没有属于自己不一样的童年呢。

对于我和我弟来说,这个故事后劲很大,也是奶奶第一次讲给我们听,奶奶讲完后,我们还沉浸在故事里面,两人都无声的抹着红薯。不知过了多久,“好了!今天不挖了。”奶奶和我们收拾好锄头,我和我弟也用特制小背篓装了一些红薯,跟在奶奶后面,慢慢的往家里走去,由于还在想奶奶二公的事,路上,遇到背着牛草回家的玩伴陶发琼和她弟陶贱狗都没打招呼。

记忆中,那时奶奶50多岁,似乎那一背篓的红薯有些重量,她一手拿着锄头,步履蹒跚的走在前面,很慢。在我印象中奶奶一直是一个独立要强的人,身上始终茅着一鼓劲。由于爷爷是村上会计,经常出去核对对提留款和征购税目,有时晚上在家都在用算盘做账,所以家里很多劳活都落在奶奶身上。那个时代的女性身上,自带着不一样的光辉,她们坚韧,她们朴实,她们善良,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